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玉春(上)(1 / 2)

 <ins></ins>

承露十年。</p>

阳春三月,寒气消退,繁花似锦,扬州正是最好的时节。</p>

运河上,舟船如梭,往来繁忙。南北货物经由水旱道路汇集到扬州,再分别运往各地,南下的南下,北上的北上,出海的出海,商业极盛。</p>

与商业齐名的,是扬州风情。</p>

运河两岸,酒楼食肆林立,歌舞终日不休。</p>

各地客商旅人到了扬州,无不想在这繁华之地放松消遣,饮酒赏景,会客交友。也是因此,各处酒肆茶楼就是扬州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每日到这些地方一坐,总能听到各路的新鲜消息。</p>

而近来,最被人们经常提及的,一件来自京城,一件来自广州。</p>

京城中的大事,是万寿节。</p>

所谓万寿节,就是皇帝的生辰。这个节日是高祖皇帝设下,一向都有。不过历任皇帝都只有逢得整岁的时候正经当节日过,平日里,只是在宫中行宴贺寿罢了。而从去年起,皇帝将这万寿节重视起来。每逢此日,宫中宴乐,朝中放假,而各地官府也会办些应景之事,庆贺这个节日。比如今年的万寿节,扬州的各处官署亦如京中一般放假一日,在闹市里搭起彩楼,名曰万寿楼,让当地的名伶优人在上面演了一天的戏;当夜,还办起了灯会,虽不如上元节盛大,但也让扬州城中热闹了一日,颇为应景。</p>

京中的万寿节,则更加丰富。</p>

据说皇帝带着百官眷属到曲江边上的芙蓉台设宴观</p>

百戏,为了与民同乐,那宴上请了数百与皇帝同岁的民人。当日,曲江上还赛了龙舟,参赛者皆有赏,拔得头筹者,还得以面圣。</p>

“……诸位是不曾见当日的盛况,乃人山人海。”一个操着长安口音的客商,正跟同席的酒客描述着,道,“真是热闹得像过年一般。长安人虽都在天子脚下过日子,可天子久居深宫之中,哪里是寻常人见得到的。这一次,不仅天子出来了,太子、皇后还有一干公主嫔妃也都出来了。出宫城时,那华贵浩荡的架势,啧啧……光是宫女们手上提着的香炉里烧掉的香也不知要值上多少黄金,那才是皇家气派。”</p>

“莫光说什么皇家气派,”旁人笑嘻嘻问道,“你说嫔妃公主都出来了,我听说,皇帝家的后宫可是藏着三千粉黛,都是西施貂蝉般的容貌,你看见着了?”</p>

“嫔妃公主有是有,可那岂是轻易能见的,个个都坐在鸾车里,挡得严严实实。”长安客商道,“不过宫人们都是看得到的,一个个水灵俊俏,好看得紧。”</p>

有人叹道:“万寿节年年都有,岂非年年都要如此铺张。想当年,先帝五十大寿之时,也想办万寿节,可算一算花费,觉得太过浪费,终是作罢。今上一向奉行孝道,怎竟是反着来了?”</p>

“孝道?”旁人笑了一声,“今上若真讲孝道,当年也不会将先帝定下的太子妃换了。再说了,圣</p>

上也是无法,他再不大张旗鼓告诉天下人谁才是皇帝,只怕不少人就想不起来了。长沙王如今稳坐广州,长沙王世子这两年又是退了闽东倭寇又是破了交趾。他第一次出征的时候,不过十六岁,如此能耐如此担当,可谓千古不遇。”</p>

提到长沙王世子,众人皆赞不绝口。</p>

“我听说,长沙王世子还亲自建起了水军,乘着艨艟巨舰下南洋去,将袭扰商船的海盗一网打尽。南洋上的商船和渔人,都说他是神仙下凡,还在船上给他供生祠。”</p>

“这是虎父无犬子。想当年,长沙王亦是年纪轻轻便大破西北戎狄,至今边关仍有威名。他去广州之后,许多人都觉得那瘴气横行之地,只怕他这一辈子都出不来了。不料,那五岭之地到了他的手上,竟变得风生水起。放在二十年前,谁能想到这等蛮荒的去处也能富庶至此。”</p>

“富庶是富庶,可惜,长沙王也不过是个藩王。”一人道,“我听说,广州光每年给朝廷的税赋,便足够养活整个京畿的官府。”</p>

众人咋舌:“这么厉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