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吐蕃人的行踪(2 / 2)

大唐军魂 黄昏前面 4990 字 2019-09-07

按李业诩的指示,冯德遐已经想法尽量拖延时间,在禄东赞一再催促之中,以使团中诸多成员不适应高原环境“生病”还有一些成员因此而“暴卒”为由。让本可以在三个月左右即可抵达伏俟城的行程,生生地用了近五个月。

两方使团进入大唐军队控制的范围之内,让李业诩松了口气。但李业诩略微八,凶是。他们没有探到叶藩大军的行踪六“※

从伏俟城到长安,按正常行程也差不多在一个半月左右即可抵达,若按这个时间行程,那吐蕃使团抵达长安,将在天气还算暖和的八月中下。这个时候留给吐蕃使团和使团后面几百里行程的吐蕃大军还有做出反应的时间,若请婚失败,吐蕃使团可以在冬天来临前离开大唐境内。吐蕃大军也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候攻击一些我方防守薄弱的边州,以取得暂时休整之地。

二十余万吐蕃大军的攻击,以边境州府所领的边兵,是很难抵挡住的。

李业诩不想让这种情等生。他要让使团进入长安的时间一再往后推,争取让禄东赞在入冬后才进长安面见李世民,这样可以让还不知具体形踪的吐蕃大军错失高原上展开军事行动的最好季节,让习惯了在高原上奔波的吐蕃人在冰天雪地里再经受一下风雪的考验。

“报告院正”。李业诩正自沉思间,张天仰又跑了进来,“刚刚又收到新的情报,这是叠州回来吐蕃大军的消息。”等候多日不见关于吐蕃人的情报。如今都凑到一块来了,不会是那几个小鸟儿在天上等着自己的伴儿,一道飞到长安来的吧?

这份情报是叠州郑仁泰传回来的,据所派出去情报人员的侦探,吐蕃大军已经抵达牦牛河边,因吐蕃使团在伏俟城休整,其大军也放慢了行进的脚步,并在此分为两支,一支约五万人由身体已经恢复的尚赞带领。前往拍海,其余二十余万人由弃宗弄赞亲自带领,转向正东方向,往叠州到松州一带而来。

从逻些城出的军队,再加上先前溃逃的尚赞率领的那些人马,两部汇合后,共约二十五六万人。

据所探的情报,吐蕃大军行程也是缓慢,不像是要做出攻击的样子。

而且叶蕃内部也出现了纷争,吐蕃大军中许多大臣都以高原上冬季将来临为由,要求弃宗弄赞回师逻些,待来年天气转暖后再行动。

李业诩想着是否是因为吐蕃使团进入了大唐所控制的范围内,弃宗弄赞投鼠忌器,不一定敢在使团离开大唐时,动对大唐边境的攻击。毕竟禄东赞这个大论在吐蕃国内势力不可小看。

弃宗弄赞的属下催其回师逻些。是怕冬季来临前无法展开行动,使大军在高原上过冬,高原上天气对人的杀伤力,比大唐军队的杀伤力都大的多。

这正是李业诩想达到的目标。

但也有一点不利的是,我方侦探情报的人员,也无法在如此冷酷的环境中行动,虽然特战队员曾受过抗击严寒的练,但高原上的气候实在是太恶劣了,若是身体不适,或者患上了什么高原病,那等待他尔的。将是死亡,即使队员们身体再棒,都带有药物,也是没有用的。

“传我的命令,让所有侦探情报的人员,都回到叠州或者青海,待过了冬天再行动,你去吧”李业诩示意张天仰退下。

这时出的指令,那些情报人员收到后,最快也要一两个月后了。

李业诩收拾好情报,马上进宫,他要进宫请示李世民,该如何做出应对措施。

“贤侄,你说弃宗弄赞下一步会如何行动?”李世民接过李业诩手中的情报,看了后问道。

李业诩早已经想过这个了,当下说道:“陛下,他们只有几个选择。呆在原地过冬,高原异常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此是下下策;攻弃我方州县,占一地以使他们能挨过冬天,但使团已经入青海,弃宗弄赞有顾忌,此是其中策;从高原上撤军。回逻些城,此是上策。若我们能使吐蕃大军在高原上过冬,那将是最好的方法,吐蕃人虽然一直在高原上生活,也无法抵挡住极高之地的恶劣天气!”

这只是几外猜测,李业诩也无法确定,弃宗弄赞会选择怎么样的行动。

李世民沉思半晌后道,“令青海李大亮部及叠州刺史元变、松州都督韩威,加强戒备,若吐蕃大军攻击。严防死守,不许出击,就让天气给弃宗弄赞出个大难题吧!若能将其冻死大半”李世民看着怪怪神色的李业诩,忙改口,“哦,联是说能兵不血刃地解决吐蕃人的威胁。那自是最好的!”

“臣已经命令使团延缓行程,入冬后再进入长安!”李业诩听了李世民的话,心里在嘀咕着,皇帝的心思尖在是太坏了!

“是个不错的决定,欺倒要看看,他弃宗弄赞是如何度过这个冬天的。哈哈”。李世民笑得很得意。“若弃宗弄赞的二十万人马还往我边境而来,联要让他有来无回!”

李世民最后的话让李业诩很是兴奋,皇帝要准备派大军出征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日o8姗旬书晒讥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