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山院修行(2 / 2)

虽然只是中年道士,可是他的脾气和架子都挺大,一进屋,就没有正眼看包括夏无且这个麻衣百姓在内的全部绿林人士。

“崔公,恭喜恭喜,成功跨过天人五衰。”

“呵呵,可惜尚未入道,主要还是这位夏无且小兄弟的惊人四句,让我受益匪浅。”

瞥了一眼夏无且,寇言之无视这个麻衣少年,权当崔鸿说了冷笑话继续安慰到:“这世上又有几人可以跨过这一步,哎。”

夏无且知道,崔鸿客客气气请这位道士过来的原因,就是需要他一起前往主持宇文,贺拔两家丧事。不过六镇战乱频繁,两家都在躲避战乱,崔鸿虽派人前去接应,但两家最主要嫡系子孙,贺拔岳与宇文泰一直没有消息。

北地目前处于战乱,怀朔夏无且虽然想去,但起码也要等局势稳定再去,目前混在崔鸿这里也算不错的选择。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关陇集团,在这次六镇之乱已有雏形。

至于寇言之倒也不着急,与崔鸿谈笑风生的有一搭没一搭进行着清谈。

对于这两人清谈,夏无且虽然跟在崔鸿后面,不过他兴趣并不大。

所谓的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

因此不谈俗事,只谈老庄就是清谈。当然不可否认,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的确是这样反复辩论而发展起来的。

寇言之的祖上寇谦之,出身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后来前往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北方天师道领袖,寇家传承就这样立下。

当初寇谦之还是颇有进取之心,他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原有的二十四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

还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规章,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等租米钱税,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

可惜到寇言之这一辈,这些东西都已形同虚设,当然他的身份摆在这,崔鸿也不得不好生招待。

夏无且是听着快睡着了,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不过随着清谈结束,崔鸿笑着看了一眼夏无且后,笑着转身询问寇言之:“最近有一批小辈,修行仓颉真言决完成武道筑基,天师可有兴趣观看这群小辈的比试?”

“哈哈,本天师也想看看所谓的仓颉真言决,到底是不是和传说中那么神奇。”

“无且,你也随我。”

夏无且点了点头,默默跟在崔鸿身边,引起外面一批武者的羡慕眼神。

这批人都是年纪在二十五岁左右的武者,正常武道筑基起码要三十岁左右,但仓颉真言决作为一门宗门核心的强大武学秘籍,这时候对于普通武者提升就很明显。

除这批年纪大的武者外,还有少数几个二十岁左右年轻人,依靠仓颉真言决凝聚武道成功,算得上是天赋出众。

他们对夏无且,一直觉得他武道都没筑基,有什么资格与崔公走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