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状元---李蟠(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1163 字 2019-09-08

李蟠是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个状元。

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风剽悍,皇帝出了不少,刘邦呀,刘裕呀,李昪呀,连那个明太祖朱元璋,实际上也是徐州人。这很让徐州人自豪。但如讲到文化,那就差苏南一节子了。

自有科举以来,直至清康熙36年,徐州才出了李蟠这麽一个状元。

李蟠字根庵,生于顺治12年,卒于雍正六年。他康熙29年中举,36年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可惜好景不长,在他于康熙38年任顺天(北京)乡试主考官时,因舞蔽案被流放沈阳,三年后才被平反放回家乡,从此终老林泉,未再出仕。

关于康熙38年顺天科场舞蔽案,历史上仍有争议,徐州人更不平。毕竟清朝267年间,江南共得30多个状元,仅苏州一府就得18个,而堂堂九州之一的徐州却只有李蟠一个!于情于理,都可以以理解。

顺天乡试后,有多个大官子弟得中,生员哗然,那个写《桃花扇》的孔尚任又弄了个《通天榜传奇》,直接讽刺这场考试不公,天下汹汹。康熙皇帝不得已重试已中的举子,虽未发现舞蔽行为,仍将主考李蟠流放沈阳,副主考姜宸英不堪受辱,自尽于狱中;康熙也恨孔尚任推波助澜,将他斥逐还乡,罢了郎中之官。实际上康熙知道李蟠冤枉,但由于清初政局尚未稳,害怕汉人借机闹事,就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政策,息事宁人了事。所以,三年后,将李蟠无罪放还回家。

这次科考案,《清史稿》虽有记载,但笔下似留疑点。事件八十多年后,江苏巡抚蒋攸铦在《李蟠传》中写道:“三十八年主顺天乡试,鄂尔泰、史贻直诸名臣咸出其门,而不得志者乃为蜚语中蟠。事闻,复试殿庭,无一黜落者,得解;而郎中孔尚任以作《通天榜传奇》宣播都下斥逐,蟠亦遂谪戍三年。昭雪得赐还,归居林下,时以著述自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