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论功(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8604 字 2019-09-23

“哦?哪两条?”康熙微笑着问道。刚到上书房就接到一场大胜仗外带着平白得了一百万两黄金的好消息哪怕是皇帝也是忍不住要高兴高兴的。

“这两条一者是在日本广推我中华文字礼仪;二者是使得日本对我朝开放港口市场这两件也是大功。”张廷玉说道。

“不错。推行中华文字礼仪有教化之功;至于开放港口市场……那日本产铜我朝却向来缺铜如此一来。我朝就可以在日本大肆买铜然后运回国内铸钱可大大舒缓我朝钱荒之苦!”马齐接上来说道。

“张相说的确实不错。不过皇阿玛儿臣却有些浅见与张相不同。”胤礽终于插嘴说道。

“哦?胤礽你有什么见解?”康熙转身看向自己的儿子轻笑着问道。自从老大胤禔收敛了行为以来胤礽在嚣张了一段时间以后也表现不错所以虽然知道两个儿子依然是面和心不和。他还是挺…电脑小说站高兴能看到目前的情景的。他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对家庭的希望就是和和气气。哪怕这只是一时的假象他也愿意看。

“皇阿玛儿臣以为此次与日本开战于中最大的功劳是让日本求入藩属。这可是元太祖忽必烈都没能做成的大事。由此可见我大清入主中华大地乃是顺天应人天命所归!”胤礽朝康熙恭身说道。

“不错不错太子殿下所言有理!”佟国维、马齐等人都纷纷顺着胤礽的话点头说道。

“呵呵你们都说的都不错。不过朕却又与你们不同。于中此次最大的功劳不是什么要日本赔钱难道我大清缺钱?虽然前两年什么盐课、漕运闹得不可开交可是这两件事却并没有伤到朝廷的元气。票盐法实行之后盐课在正税之外各项税收增加了几乎一倍有余又少了漕运这个吃钱的大洞到今年户部的余银恐怕也有个四千多万两虽然一百万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却也并非朝廷急需;至于廷玉你说的那两件功劳倒是真的不小。胤礽所说的也值得宣扬一番。不过朕却以为这次于中与日本开战最大的功劳是扬我国威使敌人不能隔着万里汪洋而肆无忌惮!由此可告诫天下诸国不能轻犯我朝!”康熙说道。

“皇上圣明。若是将于中远伐日本之事和太子殿下所说的与元朝忽必烈地对比宣扬出去定可使西北策妄阿拉布坦之辈受到震慑。毕竟。那阿拉布坦再能耐也比不得忽必烈半分。忽必烈未曾做成的事情却让我大清做成阿拉布坦若是知道了不可能不心虚。”佟国维说道。

“不不不不能这么说。应当说‘长生天’显灵指点吾皇派出大将为忽必烈大帝、为蒙古人一雪前耻。蒙古人向来敬仰‘黄金家族’又对神明极度信奉若是知晓此事必然会认为吾皇受到了‘长生天’与忽必烈的庇佑定然会衷心拥护吾皇。到那里。阿拉布坦才会真的老实一点儿!”高士奇说道。

“哈哈。想不到你高士奇倒是挺会做神棍的。是不是以前干过这一行啊?”康熙笑道。

“皇上取笑了。巫婆神汉这种行当微臣是不屑做的微臣只是在以前落魄的时候逮人算过几回命赚过几个糊口钱!小事情。小事情而已!”高士奇摆手笑道。

“哈哈哈……你倒是光棍。不过这样也好。你这主意不错。值得一试!佟国维呆会儿你就派兵部的人去安排安排吧!”康熙又笑了两声转而对佟国维吩咐道。

“奴才遵旨!”佟国维应声答道。其他人也没有表示什么不同的意见。这时候地蒙古人确实十分迷信长生天和威风八面的“孛儿支斤氏”这个黄金家族是他们最为迷信的对象这个传言只要得到确认再加上康熙身上也流着孝庄传下来的博尔济吉特氏亦即先前的孛尔支斤氏的血液的消息确实有可能让他们更加心向清廷。

“看来于中这一仗倒是打出了不少好事儿。只是……皇阿玛朝廷应该如何奖赏呢?他如今可已经是从一品的满洲水师提督了。”胤礽又微笑着向康熙问道。

“奴才以为可赐于中为武英殿大学士!”听到胤礽的话。佟国维抢先说道。

“武英殿大学士?佟相你这是不对了于中算哪门子大学士?……皇上依臣看还是赐给于中一个爵位算了。他不才只是一等子爵吗?升为伯爵他肯定高兴到没边儿。”高士奇说道。

“呵呵别急嘛。于中不是还没到京城吗?还是等他到了再论功行赏吧。”康熙笑着挥挥手制止了其他几个想言的人。

“皇阿玛。据儿臣所知立功的可不止于中一个人啊。还有台湾总兵年羹尧也一起出兵了而且听说在此之前那年羹尧还收复了琉球。”胤礽又突然说道。

“年羹尧?”康熙和高士奇都是小小地吃了一惊。虽然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人对他们两人来说只不过是个小人物可是。这个小人物却是让他们印象深刻。只是于中和年羹尧这两个人一个地北一个天南的怎么又凑到一起去了?该不会是又闹出什么事儿来了吧?康熙和高士奇几乎同时想到。

“是啊。皇阿玛。儿臣这消息还是从胤禛那里听到了。年羹尧是胤禛的门人所以打完仗回到台湾之后就把这事儿写信告诉了他。”胤礽说道。

“收复了琉球?琉球有什么好收复的?前几年那琉球国王不还派人来北京进贡来的吗?皇上还封那尚……尚什么来着?”佟国维转向其他几个同僚问道。

“琉球国王尚敬皇上封其为中山王!”张廷玉说道。

“不错。封了中山王……”佟国维点了点头又朝胤礽问道:“那尚敬既然能派人来北京进贡自然是一国之主年羹尧跑到那里又能收复什么?”

“佟相有所不知。那尚敬虽然名义上是一国之主可是国中实权却一地掌握以日本的一个藩候大名手中好像叫什么沙摩的每次进贡我朝回赐的物品也尽被那日本藩候夺去尚敬不过是一傀儡。年羹尧得知以后趁练兵之机出兵琉球帮着尚敬重掌大权赶走了那沙摩人。故而称为‘收复’。”胤礽说道。

“哦?既然年羹尧立有如此大功怎么不见他上表请功?”马齐问道。

“没有证据怕有人说他胁迫琉球国王。”胤礽双手一摊答道。

“那现在又有证据了?”佟国维问道。

“不知道。不过那沙摩人被年羹尧打败退回日本之后并不甘心曾又数次挑衅所以年羹尧便驻兵琉球并意图带兵前去攻打其老巢。只是由于兵力不够才没有妄动。不过却没有想到等到他要动手的时候却遇到了于中一路横扫所以两人便合兵一处共同立下了这场功勋!”胤礽答道。

“这么巧?”在场的人只有康熙和高士奇知道于中和年羹尧之间的那些旧事两人都是生着七窍玲珑心的人听了胤礽的描述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胤礽好像是在帮年羹尧争功或者说是在变着法子说于中在抢本应属于年羹尧的功绩。可是这种想法很快就又被两人推翻了因为事实根本就站不住脚。年羹尧就那么点儿兵力就算于中不抢他又能立多大的功劳?可是胤礽所说的年羹尧怕人说他胁迫琉球国王这个“人”又是指的谁呢?不会是于中吧?

“这么说年羹尧也是立有功劳的。而且如果他收复琉球之事是真那么护我藩属扬我国威显我朝仁义之风这又算得上是一场大功。”马齐说道。

“马相你说的确不错。不过这些事终究是生在海外还是得弄清楚再做结论的好!”高士奇看了看康熙的脸色出面说道一点儿也没有刚才听到于中打了胜仗之后立即就欢呼雀跃的样子。这是信用度的问题。十多年来于中等人的表现实际上已经可以获得包括康熙在内的他们几个人的信任而年羹尧的前科就严重了。

“事涉外国确实应当弄清楚!”张廷玉也说道。

“皇上您以为如何?”佟国维问道。

“既然都这么说那就去查一查吧。”康熙答道。

“皇阿玛儿臣愿出面查核此事!”胤礽向康熙拱手请命道。

“你?……也好。就由你出面吧。”康熙没想到胤礽会自动请膺不过胤礽终究是太子当着臣子的面他也不好拒绝便答应了下来。

“儿臣一定把事情弄清楚不让皇阿玛失望!”胤礽向康熙拱手说道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眼角的那一丝得意。

“嗯这样就好!”康熙点了点头又朝下叫道:“高士奇!”

“臣在!”

“于中打了这么一场仗应当进京好好给朕说说。你去拟旨让他进京见驾!”康熙说道。

“臣遵旨!”

康熙的旨意传了下去可是他和几个臣子却并没有等到于中。据奉天传来的消息就在圣旨到达奉天的前一天尼布楚突然暴骚乱的消息突然传到了于中的那里所以于中已经动身快马加鞭的向尼布楚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