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军事重镇南口(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日军占领平津后,参谋总部决定兵分三路展开攻势:一路由平汉线南进,一路由津浦线南进,另一路沿平绥线西进,攻占山西的天镇、阳高、大同、太原,掌控华北战场主动权。

8月上、中旬,日本增派的第5、第6和第10师团先后到达平津地区,分别集结于丰台、廊坊、天津附近。计划8月中旬,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进攻南口地区,以掩护第5师团向张家口进攻,进而占领察哈尔省,尔后,沿平绥路分兵进入晋北及绥远地区作战。

平绥铁路自北平经察南张家口、晋北大同,至绥远西部包头,是联系华北与蒙疆大动脉。中国统帅部认为“平绥线为第二战区之生命线,亦中苏连络之生命线,更为我国军旋回作战之能实施与否之中枢线。”平绥路东段重镇南口,是北平通往西北地区的门户。

南口两侧为筑在高山上的内外长城,峻岭耸立,关隘重叠,是中国北方著名天险之一。南口素有“绥察之南门,平津之后户,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之说。日军要进犯张家口,占领察哈尔省,然后分兵晋绥,南口则是其必争之地。中国军队要保卫察、晋、绥三省,就必须固守南口。所以,南口得失关系重大,南口之战,即成为保卫察晋绥的关键性战役。

中国统帅部对南口作战极为重视,认为“应以南口附近为旋回之轴,以万全、张北、康保等地为外翼。要固守南口、万全,国军作战方有生机;要攻略张北、赤诚、沽源,国军方能展布。如南口、赤诚、沽源之线始终为国军保有,平津方面之敌,决不敢冒险南下,故本战区之作战任务为:第一步,以该地区现有之兵力,最低限度必须固守南口、万全之线,以俟第一战区转移兵力之到达。第二步,第一战区转移兵力到达后,向赤诚、沽源之线转移攻势。第三步,依战况之推移,对于山西东北方面,厚积兵力,以期永久固守。”

为加强华北防御,统帅部从8月上旬开始向华北调集兵力。至8月中旬,各部队已基本部署就绪。第一战区以津浦路北段为右地区,由第1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部防御,部署于静海、马厂、固安、霸县、雄县地区;以平汉路北段为左地区,由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部防御,一部位于琉璃河、高碑店地区,主力位于房山、保定、徐水地区;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部为第1机动兵团,位于北平以西地区,策应平绥路上昌平、南口作战。

第二战区以第35军、第13军等部组成第7集团军,由傅作义任总司令,汤恩伯任总指挥,部署于察哈尔地区,阻击由平绥路东段进犯日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部,位于晋北地区,防御平绥路西段;阎锡山自兼总预备军总司令,位于太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