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阎锡山砂河决战计划(2 / 2)

阎锡山对此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十分满意。他说:“给敌人布好口袋阵,让他进得来,出不去。”他派朱绶光赴平型关、团城口、恒山,向孙楚、刘茂恩、高桂滋等传达了以上作战计划。

阎锡山砂河决战计划,把日军主要突击方向判断在平型关(在晋北长城内)。但在平型关方面指挥作战的6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则认为日军主要突击方向不在平型关,而在雁门关,攻占灵丘日军只是起牵制作用的游动部队,并非主力,因此不同意把这部日军放进平型关内,而主张以第17军和第33军及第八路军115师扼守平型关、团城口,相机出击,配合雁门关方面主战场作战。

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同意孙楚的意见,并亲自到太和岭口向阎锡山陈述。第19军军长王靖国也赞扬孙楚的见解。因此阎锡山的决心发生动摇,即批准了孙楚的建议,以当时在平型关、团城口的部队固守此地区,并将第17军第21师向北翼延展,与恒山第15军相连接,掩护恒山东侧。

孙楚遵照阎锡山的新指示,向所属各部队发出坚守平型关、团城口并相机出击的命令。但第17军军长高桂滋对此命令却置之不理,仍按照阎锡山原计划,作将日军放进关内打的准备,打算在日军攻击时见机即退。

9月21日,毛主席给第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的电报中说:“阎锡山现在处于不打一仗,则不能答复山西民众,要打一仗则毫无把握的矛盾中,他的这种矛盾是不能解决的。你估计放弃平型关,企图在砂河决战的决心是动摇的,这种估计是完全对的。他的部下全无决心,他的部队已失去战斗力,也许在雁门关、平型关、砂河一带会被迫地举行决战,然而大势所趋,必难持久。”这种分析和预见,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