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重镇石家庄陷落(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当日军突破第二战区部队内长城防线、决定向太原进攻时,在平汉路北段作战的第一战区部队,正向石家庄地区撤退。蒋介石为确保山西战略要地,调第14集团军入晋作战。新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即以第26路军和第20集团军沿滹沱河两岸布防。10月6日,蒋介石又调第26路军入晋作战。程潜即以第20集团军和第14军团沿滹沱河两岸布防。

在平汉路北段作战的日军第1军攻占保定后,决定继续向石家庄进攻。9月28日,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命令:第1军各部于10月1日起开始向石家庄攻击,3日到达曲阳、定县一线。这时得到石家庄附近发生霍乱病情报,日军停留数日,从6日开始,第14、第6、第20师团沿平汉路及其右侧展开,向石家庄进攻。7日,第14师团进至正定西北,第6师团进至正定东北。

8日,日军向正定发起攻击,守军第32军英勇抵抗。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县城东、西、北三面城墙数处被毁。随后,日军在烟幕弹掩护下突入城内,与守军第32军第141师展开巷战。这时城内、城外都在激战。旅长唐永良、林作桢受重伤,团长王成桂、营长张任夫英勇牺牲。同日18时,各部队先后撤出正定,向铁桥附近集结,正定陷落;正定以西的灵寿也失陷。9日晨,第141师师长宋肯唐率余部向正定城日军发起反击,未能奏效,撤至高迁村一带整顿。

在津浦路北段作战的日军第2军攻占沧县后,遵照“华北方面军”命令,将第16、第109师团转用于平汉路方面,策应第1军进攻石家庄。10月4日,两师团分三路:第109师团为北路,第16师团一部为中路,一部为南路,向石家庄以南平汉路以东地区前进。10日拂晓,平汉路正面日军第1军主力分左右两翼,在炮火掩护下强渡滹沱河成功后,向守军第139师全线发起攻击。守军三面受敌,寡不敌众,向元氏方面转移。中国守军于9日夜退出石家庄,10日下午,日军第1军所属部队未经战斗即占领了石家庄。

日军在华北地区发动攻势作战后,虽顺利占领了要地保定和石家庄,但原来决定在保定附近同中国军队决战,歼灭其主力的计划却未能实现。而在上海方面作战又陷入胶着状态。

10月1日,日本四相会议决定新的《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其主要设想是,华北和华中战局要扩大,而且着眼战争的旷日持久,设想通过10月攻势的战果,找到结束战争的机会,同南京政府和平解决。政府认为解决华北问题的目标是,实现日、满、华三国共存共荣,实际上就是过去一贯主张的华北自治。

10月1日,日本大本营命令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在山西省北部作战,占领太原’,同时又指示,‘在山西方面作战地区大概定为太原以北’。这是由于大本营采纳了板垣师团的意见,重视了太原的战略价值。由此,方面军下令板垣师团长指挥山西北部作战,向太原进攻,第1军向石家庄进攻,第2军沿津浦铁路进攻。这就是华北日军当前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