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陈诚出面讲情(2 / 2)

宋美龄温柔地说:“是非虽一时不明,终有明白之日,依我看,部下们还是能理解你的。如果说有人说三道四,我看那是别有用心哩。”

蒋介石说:“说我疑人,我能不疑吗?看看我们的军队组成情况吧,真正的嫡系有多少?黄埔生还羽翼未丰,高级将领中,多半是在我身边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还会起来兴风作浪。所以他们现在还在夺兵权,保存实力,就是在养精蓄锐啊!你叫他们往前打,他们就是要后退,我不亲自在关键时刻插手指挥,听任他们搞下去,仗早就打乱了!”

宋美龄安慰道:“依我看,现在是抗战时期,这些人也不敢为乱。抗战不会在短时期内结束,再过两年,黄埔将领逐渐成熟了,可以担当重任了,就可以把兵权集中在黄埔将领手中,到时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眼下呢,对那些杂牌将领还是宽容一些,使他们能够努力效命,至少不会捣乱就好了。张向华虽也算个人物,但能量并不大,而且有辞修在控制,你该做得大度一些。辞修是最忠实于你的人,他保人也是在替你笼络人,你该给他一点面子,一来显示你对他恩宠,二来他在下面也更有威信,能更多地替你笼络住人啊。”

蒋介石频频点头:“是的,是的,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决定不再追究张向华了,等事情冷一冷,另外再委他个职务吧。”

宋美龄笑着摇摇头说:“达令,做得大度一些吧,前方在打仗,正是用人之时,辞修的第九战区就用薛伯陵和张向华两个人,你要辞修担任那么多要职,总不能再让他分身去前线亲自指挥作战吧?”

蒋介石沉思片刻,微笑道:“好,听夫人的!”

随后,蒋介石便在参谋部的报告上批道:“着张向华仍回原任。”

何应钦对张发奎说:“这可是少有的事啊!不少人被撤职都坐了很长时间冷板凳哩。陈辞修这一回做得漂亮,说你是按他的命令行事的,承担了责任。”

何应钦将陈诚见蒋介石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张发奎,并说:“陈辞修这个人虽然好弄权,却也有他独到之处。”

张发奎当即去陈诚家里致谢。陈诚说得很衷肯:“大家都为抗战一个共同目的,而不是私情,换句话讲,将来武汉也会放弃的,我肩负保卫大武汉之责,难道也要追究我的责任吗?”

陈诚顿了顿又说:“向华,你千万不要对委座的处置耿耿于怀。作为最高统帅,每遇战局失利,他一急难免要发点脾气。有些人不能谅解委座发脾气,这是没有设身处地替他想想。”

张发奎十分感激陈诚勇担责任,替他挽回了声誉,但又不同意陈诚对蒋介石谅解的观点。

这次“九江失守”风波戏剧性地结束了。

张发奎回到原任,已是9月上旬,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