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广济战斗(2 / 2)

李品仙长叹一声:“我们装备太差,部队训练也差。有的部队补充新兵半数以上,这些新兵都未经起码的训练就拉上战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杀敌,也不懂得如何防御,滥竽充数,成了日军火力靶子。这就是我们以数倍于敌的兵力不能取胜,伤亡过大的根本原因。”

白崇禧承认这一事实。他说:“是啊,指挥这样的部队打仗,是毫无把握的,换句话说,能打成这样的局面,也实在难为他们了。鹤龄兄,现在各部队战斗力都不强,你对局势有何想法呢?”

李品仙摇摇头:“看来广济保不住了!”

“那么,就下令撤出广济!”白崇禧说:“主动撤退,虽败不乱,为下一步逐次抵抗积蓄了力量,可迟滞日寇深入。”

李品仙沉思片刻说:“是的,现在主动撤退是上策。但是失守重镇,委座,……张向华是很好的例子啊!”

“我们已尽全力抵抗,问心无愧足矣。”白崇禧安慰道:“总不能因他的喜怒,便置将士流血牺牲于不顾。再者,我们也不能因顾及他的喜怒,置整个战局于不顾。张向华放弃九江,有计划退守第二线,虽然受到委座的责罚,但是旁观者还是看得清楚,认为他做得对。如果张向华将全部兵力用于九江,今天的局面就不堪设想了。”

“话虽如此,张向华的难堪也实在够受的。”李品仙顾虑重重地说。

白崇禧在考虑如何帮李品仙减轻一点责任。

他沉思良久说:“鹤龄兄,你只管先部署撤退,委座方面由我去说。”

白崇禧当即拟写了电文:“近自广济会战,时仅一周,而前方官兵伤亡极重,且在敌炮、空威胁下,虽尽极大努力,而阵地终不能克保。则以敌我装备悬殊,制空无权,阵地相持,并非上策。若部队脆弱,则辄三二日即可不能成军,乃战术无灵,指挥棘手。职身临前线,深思对敌之策,惟有取机动姿态,求敌侧背相机攻袭,而不限以一城之死守。则能保持有用之力量,获得作战之自由。一年以来计划作战者,率以装备相等之战术,因袭应用,原则未尝不合,胜利率归泡影。尤以积兵愈多,损害更巨,实力消耗,远逾于敌。若非改变战法,不但胜利难求,且恐持久不易。”

此电报之主旨,在于向蒋介石提出几点用兵建议,指出长期抗战在于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而不在于一城一地之争夺,动辄下令“死守”,是违背持久战原则的,并为放弃广济找借口,以推卸责任。广济为安徽进取武汉之捷径,所以日军倾注全力猛攻。中国各部队虽尽力抵抗,却未能阻挡其攻势。

李品仙的重大失误是采取以攻为守战略时,使兵力过于分散,对退守纵深阵地配备不足,以致逐次抵抗无力,各部队也难以相互配合策应。

9月6日,李品仙下令撤出广济,各部队安全有序地转移到新阵地继续抵抗。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