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组训中国军队(2 / 2)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援英作战失败后,除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38师等撤至印度外,主力均转移到滇西。为加强边防,军委会从国内陆续抽调兵力来滇。1943年初,计有第11集团军八个师和第20集团军四个师先后调至怒江东岸及澜沧江下游车里等地区。

1943年2月,加尔各答会议上中美英三方一致同意实施反攻缅甸的“安纳吉姆”计划,会后军委会决定重建远征军,任命陈诚为司令长官,黄琪翔为副司令长官,长官部设在楚雄(1943年11月,因陈诚有病,由卫立煌代理司令长官)。

3月10日,陈诚与史迪威在重庆洽商远征军的训练问题,决定在昆明设立训练基地,调集各部队干部分批轮训,然后空运至印度兰姆伽熟悉新式武器性能及使用方法。

23日,蒋介石核定军政部呈送的云南练兵计划,命令有关受训部队向云南集中。按计划应有11个军32个师参训,预计编组成24个新式攻击师、两个旧式攻击师和六个调整师,总人数为41万人。但至1944年滇西反攻开始时,陆续调入远征军序列的兵力共有步兵13个师、炮兵14个营。

为使部队适应改装美械的需要,建立远征军长官部的同时,在昆明建立了“军委会驻滇干部训练团”,蒋介石兼任团长,云龙、陈诚兼任副团长。由云龙代理团长。杜聿明、关麟徵、黄杰轮流任教育长(后由梁华盛专任)。

训练团地址在昆明北教场营房。受训学员主要是部队副团长以下军官。以六至八周为一期。1943年、1944年两年中,先后约有一万人接受了训练。团长以上军官先到昆明干训团报到,尔后分批空运兰姆加接受训练。

远征军以军为战略单位,军下辖三个或两个师;师的编制人数约为一万三千人,但缺员较多,所属15个师中,大多数师只有七千至八千人,个别师在九千至一万人之间。远征军虽于1943年夏季进行过补员和干训,但直到1944年5月12日开始渡江时,各部队人员和武器仍缺额甚多,战备和训练还很不充分。

当时怒江和高黎贡山横亘在前,日军在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用两年时间修筑了一道道坚固阵地,而远征军却没有针对此种敌情地形,对各部队进行山地战、森林战和攻坚战的战术演练,以致在后来实战中,各部官兵都对战场环境感到陌生而难以适应,而且对日军战法一无所知,指挥失当而徒增伤亡。

虽然打败了日军,中国军队却付出了沉重代价,也拖延了滇西反攻作战的胜利进程。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