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初展才华(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953 字 2019-10-04

刑红娘在旁“咦”了一声,道:“他派人来干什么,把他砍了就是。”

李俊正要下去,李岩连忙拦住:“慢,把人带过来问问再说。”

刑红娘道:“那狗官派人来无非是想劝降,又何必要见,难道大哥还要犹豫不成。”

李岩苦笑:“我何偿还有犹豫之心,只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听听他说什么,还有话要让他传个口信,才愿意见他一下罢了。”

刑红娘撇了撇嘴:“偏你们这些读书人规矩多。”却没有再反对。

不一会儿,一个捕头模样打扮地人被押到了二人跟前,被李俊喝令跪下,那人进到义军军中,显然是吃了一番苦头,被吓得不轻,马上跪下磕头不止。

李岩道:“行了,你有没有书信,还是只有李仙风的口信。”

“有,有,还请大人过目。”那人连忙掏出了一封书信,

李岩接信拆开来一看,里面果然是李仙风的亲笔信,还盖了巡抚的大印,通篇都是叙述他和李岩父亲李精白的交情,未了才拐个弯道:“李信兄弟勾串女贼红娘子,破城杀官,劫狱焚衙,号召饥民作乱,谋为大逆,本拟即派大军痛剿,不使一人漏网,然念李信兄弟二人,或中乙榜,或为痒生,忠孝之心未全泯;又系宦门公子,世受国恩,作逆之志应非初衷。若能迷而知返,翻然悔悟,将女贼红娘子缚送辕门,立功赎罪。或只身归诚。

本抚院定以宽大为怀,减等拟罪。看在两家世交份上,力保他们兄弟两人脱罪。”

刑红娘虽然出身于武家,倒也粗通文默,李岩看信时,她也凑了过去,看了个清楚,冷笑道:“竟然两家世交,你下狱时,他为何没有半点搭救的举动,分明是担心我们不好剿,才想诱骗我等自投罗网,来人,将他地两只耳朵割去,以示警戒,李仙风不来则罢,他若敢来,必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那人听到要割去他两只耳朵,跪在地上痛哭流泪,求饶不止,刑红娘毫不怜悯,让亲兵将他拖了下去,将两只耳朵全部割掉,才放他离去。

李岩本想饶过下书之人,又担心刑红娘会认为自己对李仙风的话会动心,只好闭口不言,见送信之人被拖下去,才对刑红娘道:“贤妹,李仙风的大军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当务之急是先击溃从商丘来的官兵,如此我们才不会腹背受敌。”

刑红娘见刚才李岩任由自己处置下书之人,心中再无疑虑,展颜一笑道:“大哥所说正是,如今大哥才是主帅,如何打,还需大哥拿主意。”

李岩道:“斥候来报,官兵已到宁凌,按他们地速度明天就能到雕阳,如今我军人多势众,不如埋伏在半道上,官兵来后,先到处布置疑兵,趁他们惊慌之际,我们的骑兵再出击,必定能将官兵大败。”

刑红娘道:“好计,官兵一心想剿灭我们,恐怕不会想到我军敢迎敌,他们只有不到二千人,我军一千骑兵,只要几个来回就能剿灭他们了。”

两人又细细推敲了一下,定下了完整的歼敌计划。

从商丘来的官兵是由一个参将带队,天启帝的皇后张氏出身于杞县,杞县还留有张氏一族,属于皇亲国戚,那名带队的参将正是姓张,听到老家被抄,那还了得,得到消息后就心急火燎的带兵往杞县赶来,只是杞县离商丘还有一段距离,他得到消息已晚了几天,不过,他能比开封的李仙风先赶到,可见他是多么心急。

雕县和宁陵之间有个地方叫帝丘,帝丘位于雕县城东北二十五里,雕、宁、民三县交界处,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李岩和红娘子的人马就埋伏在帝丘附近,等待从商丘来的官兵进入自己的包围圈。

后世的帝丘漫天黄沙地,此时却绿树成荫,到处是高大的树木,帝丘只有一些小山坡,接理根本不适合作为伏击地,李岩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把队伍拉到了帝丘来埋伏。

张参将心急如焚,一大早就率队朝睢县出发,一心要剿灭抄了他老家的义军,不到一个半时辰,已赶到了帝丘,眼看还要一个时辰就可以赶到雕县,张参将更是拼命催促手下快走,对帝丘的那些小山包连派人查看都懒得查看。

见官兵进入了自己的伏击圈,李岩一下令下,义军鼓声大作,从各个地方涌了出来,到处是旗帜人马,根本分不出有多少人,正当官军惊慌时,一阵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响了起来。

一名官军喊道:“骑兵,骑兵,我们死定了。”

张参将还在疑惑,那些流寇哪来的骑兵,李仵已带着骑兵从山丘后转了出来,这支由马匹,骡子,毛驴组成的骑兵队伍步调根本做不到整齐划一,整个队伍歪歪斜斜,若是让唐军见到了,肯定会笑掉大牙,可官兵却丝毫笑不出来,大明以前虽然可以和蒙古人交易马匹,但仅有的马匹一直要供应边军,内地的马匹很少,这一千五百多官兵,马匹不到五十,只能供军官和斥候使用,见了义军的骑兵如何不害怕。

接下来的战斗毫无悬念,已丧失信心的官兵组织不了一点抵抗,纷纷投降,连张参将本人也做了俘虏。

商洛和商丘一个在陕西,一个在河南,两者之间相差千里,有些读者可能搞混了,老茅看了有人留言说商丘早为唐军所得时,也是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