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可收拾(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3590 字 2019-10-04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得到消息,都向大桥赶来,韩忠早已带着韩家庄和身后地百姓离开,见到桥上无人看守,所有人都大喜过望,毫不迟疑的向西而去,只要再过数座这样地木桥,就能到达唐军的地盘,逃过那永远无法完成的赋税。

韩忠带着韩家庄的全体老少一直走在最前面,他们在过第一座桥时出乎意料的顺利,守桥的二十多名官兵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反抗过,韩家庄除了几人因太过兴奋被扭伤了脚外,没有人受伤,让所有人的都信心大增,原来官府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后面的几座大桥几乎是第一座大桥的翻版,守桥的官兵在人多势众的逃荒者面前毫无抵抗之力,多数被愤怒的逃荒者活活打死,还有少部分人见势头不对,脚底抹油,逃了出去。

一夜之间,韩忠所带着的韩家庄全体人员加上身后得到消息的民众行进了二十多里,连过四座大桥,他身后集在一起的民众已达到了三千多人,所有人都唯韩忠马首是瞻。

只要再过一座大桥,前面就是一片坦途,可以毫无困难的到达唐军的地盘,所有人都信心十足,最后一座桥肯定也是没有问题。稍稍休息后,他们就向最后一座大桥行去。

得到消息的官军大吃一惊,此举无异于造反,官府马上调集所有的力量,想将这股胆大妄为之徒在最后一座大桥前堵住,同时将后面的大桥重新封锁。

只是淮安的官兵早就分散到了各县乡下催缴赋税,其实唐军的三百万两银子弘光朝已经付清,所谓的赎阂税当然已经交齐,现在所收的每一笔银子都是地方官员自己的收入,唯其如此,更是特别卖力,每个官员恨不得把自己的家丁都派下去,以期最后能捞一笔银子就走,反正过上了一个月,这里就是唐军的地盘了,也无需有什么顾忌。

这种情况下,一时之间哪里有兵员可以调集,最后一座桥的守卫人员也不过增加到一百来人,比起前几座桥的守卫是加强了不少,可是面对韩忠身后集起来的三千多人,官兵都是面色如土,面对数千人的冲击,这一百来官兵也马上崩溃,转身就逃。

韩家庄的小伙子们发出了一声欢呼,毫不困难的通过了无人守卫的大桥,后面跟着的民众更是热泪盈眶,顺利的通过了大桥。

等到淮安官府调集了足够多的官兵来追击时,这些人早已进入了唐军的地盘,没有人敢挑出和唐军的战争,他们只能无可奈何的返回,好在走掉三四千人对于官府来说也是无所谓,自己在这里至多再当个一个月的官,走掉了人只是少收一点钱而矣。

只是弘光朝的官员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他们在淮安刮地三尺的行为早已惹得天怒人怨。韩忠他们轻易的冲破五座大桥逃到了唐军境内,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官府的软弱,从韩忠他们走后的每一天,淮安、宿迁、盐城三府都有人开始起来反抗官府的横征暴敛,不时有官府的衙役因为下乡收税被人打死。最后发展到整村整村的对抗。

这三个地方本来还有不少官兵驻守,自从收齐了要交给唐军的赎阂税后,官兵就陆续撤回了扬州等地,此时三地正是空虚的时候,民众的对抗,让当地的官府焦头烂额,他们根本没有兵马镇压,最后无奈之下,只得将兵力收缩回城里,收税的人也都撤了回来。

他们打得如意算盘是只要守够了一个月,朝庭将此地交给了唐军,自然会将他们召回,外面闹得天翻地覆也与他们无关。

见到官府退缩,本来胆战心惊的民众胆子马上壮大起来,他们为了交赋税,多数人已经一贫如洗,现在就是不交税也活不下来去,还不如舍命一博,各地开始结成了一股股的义军,开始攻击起城池来,十几天时间,已攻下了五六座县城,城中的官员和衙役都被愤怒的民众杀死。并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口号。

这已是明显的造反了,弘光朝得知情况后,为了将这个场手的山芋送出去,不顾福建还在唐军手中,要求唐军马上派兵接收三地,过了正月十五再按协议将福建交给弘光朝。

唐军得知此种情况,自然有理由不接收,并表示若是弘光朝不能将三府的叛乱平定,到时唐军会拒绝交出福建。

弘光朝这才慌了神,对三地的叛乱重视起来,开始从扬州,泰州等地重新调集兵马开往三地平叛。只是此时正是过年,没有官兵愿意打仗,与朝庭的来来往往之间,又拖拉了十几天,扬州的官兵才开始进入盐城,此时三地的小叛乱已变成了大乱。连淮安府都已经失陷。三府的情况实在是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