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江阴(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962 字 2019-10-04

舟山群岛是沿海航线中途的必经之地。又是浙江的海上门户,曾先后被倭寇,海盗占过,只是此地离陆地太近,无论是倭寇还是海盗都不能立足太久。但对浙江防御来自海上地威胁来讲,无疑有重大作用,可惜无论是朝庭还是浙江本身,从来没有把海上的威胁真正当回事。

整个群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到处是秀岩嶙峋,奇石林立,异礁遍布,东海观音山峰峦叠翠,山上山下美景相连。奇岩异洞处处,山峰终年云雾笼罩。可惜到这里做官地人却不会把美景放在眼中,反而当成了发配之地,只有得罪上司之人。才会到这岛上做官。

因此舟山县令对唐军的到来并不抗拒,见到唐军来到。不需要唐军强迫,马上鞍前马后的替唐军效力,给大军提供淡水,鲜鱼,尤其难得地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

岛上多数人都是渔民,但还是有许多肥沃的土地,潮流像一个大搬运工一样把大量泥沙搬运到群岛的隐蔽地带沉积,把几个岛屿连接起来,形成岛上地堆积平原,勤劳的渔民把这样的地方全部开垦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蔬菜,可惜刚刚才长成的蔬菜,就被县令与官府名义征收一空,进了唐军东海舰队官兵的肚子。

在舟山群岛上休息了一夜,补充完食物和淡水,郁摇旗率领舰队马上起程,而舟山群岛则变成了唐军的地盘,那个原先的县令成了大唐的官员,对面地浙江对岛上发生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

从舟山出发,若是沿着海岸线到达江阴,大概有四百余里,只是弘光朝的水师力量此时虽然弱的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了防止被近海的渔民发现,整个舰队还是不得不离海岸上百里远前进,又多走了数百里地距离,等到达江阴时,已是四天之后。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通江达海,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和重要商港,江南本以读书为尚,蔚成风气,而位于江南的江阴却反其道而行之,民众都好习拳勇。

在另一个时空中,江阴在顺治二年时投降了满清,可是等满清剃发令发布全国,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时,江阴诸生何茂、邢敷、周顺、邢季、杨芳、薛永、杨起、季茂等人谐曰:“头可断,发不可剃”于是将满清派来逼迫众人剃发的知县方亨杀了,江阴遂反。

当时众人推举典史(县派出所所长)陈名遇为县令,带领大家抗清,陈名遇自知军事才能不足,推荐了有军事组织才能的江阴前任典史闫应元来统率军务。

闫应元初任江阴典史时,当时的海盗顾三麻子率军来袭,闫应元在岸上连发三箭,射杀了三名悍匪,顾三麻子心胆皆丧,马上率队退出了江阴,从此各个海盗都传江阴有个三箭退顾的典史,闫应远任典史期间没有海盗再敢打江阴的主意。

此时闫应元已经离职回家侍奉老母,接到陈名遇的邀请,明知江阴危险重重,闫应元毫不犹豫的到了江阴,指挥全城军民守城。

江阴城中军民男女老少加起来总共只有二十万余人,而清庭发大军足有二十五万,将江阴小城团团围住,江阴人却团结一致,毫不害怕,闫应元下令城门用大木塞断,十人守一城垛,百人大旗一面,红夷炮一门。城下设人供应饭食昼夜不停。拆毁无用房屋,将砖瓦移于城上杀敌。

弩师黄鸣岗与其徒千余人赶造小弩千张,小箭数万支,专射攻城者手。又将季从孝所合毒药敷箭头,射人见血立死。徽商程壁更是倾家荡产前后共捐十七万两白银作为守城之资。

清军二十余万人连攻江阴十余天不能下,反而死伤万人,清将博洛令南明降将刘良佐劝降,闫应元以:“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回应。

清军劝了降不成,只得下令强攻,连攻八十余天,在小小地江阴城下,清军二十五万大军损失七万五千人,其中包括清庭所封的七王、翼王、十王都死于城下,大将以上更是高达十八人。

到巾秋节时,城中已守近八十日,城墙到处岌岌可危,城巾百姓携酒登城,面对城下乌牙牙的清军营寨,坦然赏月。掌管军粮的许用作曲,制弓箭地黄弩师弹琴,众百姓集体高唱:

宜兴人一把枪,

无锡人团团一股香,

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

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

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

城将破时,闫应元留下一副对联:“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遂率千人进行巷战,闫应元身中三箭,自知难以突围,拔刀刺胸跃入湖中。忽然有几双手把他拉了上来,那是敌军的。他被俘后,汉奸刘良佐抱着他就哭,博洛亲自劝降,闫应元骂不绝口,英勇就义。

城破后,恼羞成怒地清军屠城泄愤,城中军民奋起反抗,无一投降,等到清军封刀时,二十余万江阴人,仅留下五十三名活口。

当然这一个时空,满人连老巢都被唐军所战,自然再也不可能发生此事,郝摇旗选择到达江阴的时间为太阳刚出来不久时分,江阴的民众望着海上突如其来的宠大舰队,都是惊愕万分。

此时江阴的知县为林之骥,他在另一个时空中,满清占领应天府后就挂印而去,属于那种无多大能力,但对气节还是看重的书生,听到唐军从海上铺天盖地而来,顿时慌了手脚。

主簿莫士英向他劝道:“大人,唐军势强,不可相抗,何不早降,仍不失富贵。”莫士英却是一个软骨头,在林之骥挂印而去之后,他当起了代理的县令,马上投降了清军。

唐军到底不同于清军,大势已去之后,林之骥无法可想,只得答应了投降,唐军兵不血刃的进入江阴,应天府的门户就此向唐军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