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缅甸(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799 字 2019-10-04

城中的孟人以为这些骑兵是一支入侵军队地先头部队。急忙关上城门而徒守城内,丧失了宝贵的时间。当他们得知瑞穆陶宝塔内只有五百缅人士兵时,立刻冲出城外。包围了这所寺庙。

此时贯耳仪式即将结束,王宫的占星家正在为莽瑞体贯耳。哨兵急报时,莽瑞体却平静地说:“穿好耳孔。我地耳朵比孟人更重要。”仪式一结束。莽瑞体即率骑兵冲出孟军包围。孟军居然没有一个敢去拦截。

莽瑞体胜利归来,他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国,缅人振奋,掸人和孟人则闻之胆寒。这次特殊的贯耳仪式使年轻地莽瑞体和东吁王朝声威大振。

此后莽瑞体先向南方发展,与泰国北部地兰那泰王国(明朝称为八百宣慰司)之间发生战争,夺下其部分领土。并逼迫兰那泰向其臣服,又乘南方白古王朝发生内讧,白古王室兄弟争立时,莽瑞体伺机予以和解。

得到双方割让地大量土地。不过,莽瑞体并没有满足,最后白古王朝两兄弟都被莽瑞体先后攻灭,莽瑞体完成了对缅甸南方的统一。

控制了缅甸南部后,莽瑞体将视线转向北方,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莽瑞体推行了团结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将士为其所用,并雇佣有近代武器和战舰的葡萄牙士兵七百人,正当莽瑞体的力量如日中天,1544年阿瓦国王康孟联合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组成了七个国家(土司)地庞大军团,试图夺取卑谬。

莽瑞体派出乳母之子莽应龙应战,莽应龙指挥高超,轻松战胜了强大的七国联军,取得史称“七国之战”的胜利。,跳年,莽瑞体用孟族和缅族两种仪式在卑谬城举行加冕典礼,自称为上下缅甸之王,标志着莽瑞体的事业到达了顶峰。

1548年底,莽瑞体要求逵罗(泰国)进贡一头白象遭到拒绝,率军三十万以上从三塔径大举入侵逵罗,从而拉开了直到19世纪初才结束地旷日持久的泰缅战争之序幕,莽瑞体的大军很快包围了遣罗首都阿瑜陀耶,莽瑞体虽然有四百名葡萄牙人雇佣军,只是阿瑜陀耶城中站在逞罗一方的葡萄牙人则更达到1000人。久攻不下之后,莽瑞体决定有条不紊地撤退。

从逞罗退兵后不久,莽瑞体步入了晚年。他沉浸在饮酒和游猎之中,完全丧失了之前近20年的霸气。三年后被人刺杀,被莽瑞体灭掉的白古王朝重新复位。

莽瑞体被刺杀后,东吁王朝四分五裂,莽瑞体的继任者莽应龙,仅有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而已,却不曾控制一个堡垒,强大一时的东吁王朝一不小心就要覆灭,莽应龙率领他的军队用不着了二年内重又将缅人团结起来,四年后将复辟的白古王朝灭亡,东吁王朝重新恢复了强盛时期。

此后莽应龙东征西战,并多次挑衅当时的大明朝庭,几次想侵入大明内地,不过都没有得逞,1581年,莽应龙去世。

莽应龙在位末年,缅甸的国土已经空前辽阔,东到老挝的林城(即万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现中缅边境的九个掸族土邦,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将明朝在北缅的所有力量都拨除,成就了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莽应龙死后,他的儿子莽应里继位,1582年冬,莽应里得到从云南叛逃的汉奸岳凤劝说,鼓动他侵入明朝,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伟业,于是莽应里派遣士卒战象数十万,多路出兵攻打云南。

明朝方才醒悟,开始调集各处将领和兵马与缅军决战。当时的黔国公沐昌祚带兵移驻洱海,云南巡抚刘世曾也率军移驻楚雄,迅速征调汉人和当地土驻军队数万,对缅军进行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1583年,明军大将刘綎、邓子龙等将领又率兵从陇川、孟密出发,一直攻打到阿瓦城,缅将猛勺向明军投降,猛勺是莽应里的叔父。原来镇守陇川、孟养、蛮莫等地的缅将,全部溃退,岳凤和他的儿子后来也都被处死。

莽应里在对明朝的战争中遇到了较大的挫折,紧接着内部也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他的叔父猛勺野心膨胀,试图串通两位王兄卑谬侯、东吁侯发动叛乱以夺取莽应里的王位,莽应里得到消息后,轻易粉碎了这一次动乱,猛勺失败后也在流亡明朝时死去。

但莽应里并没有接受教训,开始了年年征战的生涯,分别发起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五次北进,均被明军联合各属国击败而告终。

连年征战失败后,东吁王朝已经失去了辉煌,莽应里也没有再对外发动战争,只能自保于都城之内,卑谬、阿瓦、清迈等地相继宣布独立,1599年,莽应里的卫队也抛弃了这位可怜的国王,莽应里被他的堂弟东吁侯杀害。

莽应里的衰败并没有使东吁王朝最终灭亡。莽应龙的幼子良渊王(1600-1605在位)挽救了这一颓势,占领以阿瓦为中心的“粮仓”地区,保住了上缅甸半壁河山,史称良渊时期。

继其王位的阿那毕隆(1605-1628在位)又光复了下缅甸的所有失地,1613年收复了被葡人占领的沙廉,把葡萄牙人驱逐出缅甸,从而再次完成了缅甸的统一。

继阿那毕隆之后的缅甸国王为他隆,阿那他隆执政时,摈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恢复了向明王朝进贡,并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1638年,他还进行一次全国性普查,编制了各地户口、耕地面积、产量和税赋情况的调查统计,作为征税和征调劳役的依据。

他隆的努力,使得东吁王朝重新变得国富民强,只是桂王率残明势力进入缅甸后,缅甸一下子处于艰难的抉择中,一方面是中原新朝强大的军事压力,一方面是昔日宗主国最后继承人,最主要的这个继承人还有很大的力量,一旦处理不好,缅甸就有亡国之危。

如果桂王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当然很好办,将他们统统送给大唐就是,事实上缅甸也确实派兵对桂王进攻,只是桂王的这支部队手上的火器比葡萄牙人更犀利,缅甸虽然取得几次胜利,但最后都被明军装备的火器部队打退。

对于缅甸的明军残余势力,大唐上下当然也很是关注,听到缅甸使者求见,皇帝考虑了一下,还是点头:“如此,宣他们进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