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边塞烽火 第九十二章 要命的追击(2 / 2)

大汉帝国 殷扬 9948 字 2019-09-08

这群匈奴有五六十人,一人一片。也不过吃掉两三斤,还有几斤。军臣单于解下狐裘包好,放在追风驹上,大声道:“这肉干本单于带着。你们放心,本单于决不偷吃。”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让人无法怀疑。匈奴虽然心有不甘,也不好说

么。

肉干放在军臣单于那里,总比给他们相互争夺打杀的好。

一片肉干,连垫底都不够,军臣单于的饥火反倒是给撩起来了。可是,他说到做到,硬是没有动用单于特权吃肉干,紧咬着嘴唇,强忍着。

一双眼睛四下里乱扫,不经意间看见一匹母马的马奶鼓着,不由得眼睛一亮,一下蹦起来,三两步赶过去。

比。,王

来到这匹母马旁边,左手在马屁股上抚摸起来,这匹母马不停的摇头摆尾,弯过头来,很是亲热的在他身上蹭着。

军臣单于跪在地上,一颗头颅钻到马肚子下面。想去叼奶头。可是。脖子仰得疼,很不好受。只好躺在地上,半坐起身子,右手撑在地上,左的抓住奶头,擦拭几下,一张大嘴就凑了上去。

一含住奶头,就象是贪吃的宝宝,猛吸起来。母马先是嘶鸣几声。就没了动静,任由军臣单于吸咙不说,还弯过马头在军臣单于身上蹭来蹭去,仿佛军臣单于是它的马驹一般。

“咕咕!”

急的吞咽声中,鼓起的马奶快瘪了下去。

军臣单于猛吸几口,实在没有了奶水。这才万分不甘心的放开,站了起来,殷红的舌头舔着嘴角,极是满足。

马**,其实就是马奶经过加工做成的饮料,可以当酒喝。也可以当饮料喝。

象这般喝生奶的事情,在匈奴并不多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诸如行军打仗,荆掠时,才会如此。

舔着舔着,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用手一抹,竟然入手几根马毛。

有了军臣单于的示范,一众匈奴兴奋不已,个个去找母马,喝马**。骏马有数十匹,可是,母马却不多。为争母马,差点打不起来,要不是军臣单于出面,要每个匈奴都能喝上几口的话,匈奴肯定是打的头破血流。

肉千。马**,是匈奴的日常食品。虽然与正常情况下没法比,匈奴还是回复了不少力气。歇息一阵,军臣单于一声令下,匈奴又开始了逃亡之路。

肉干虽然不多,也有几斤。到了实在支撑不住的时间,再吃上一片。也能恢复不少力气。还有十几匹母马,不出意外,应该能回到大漠。

军臣单于骑在追风宝驹上,不住盘算,这生路还没有断绝,不免几许兴奋。

然而,他却不知道,就在他身后三十里距离,正有一支汉军疾驰而来。

默默

“隆隆!”

一支数百人的汉军正在驰骋。

汉军红着双眼,眼里布满血丝。一脸的疲惫。可是,他们却是战意高炽,打马疾赶。

率领这支汉军的正是飞将军李广。

此时的李广,身上血溃斑斑,头散乱,背上更是插着几枝箭矢。眼圈黑,眼眸红得象兔儿眼,这是极度缺乏睡眠的征兆。

可是,李广仍是那般神威凛凛。背上的大黄弓,好象一只振翅的雄鹰。欲要腾空而起。

水耙的历史很悠交,直到牛耕的兴起。方才逐渐取斗所似术秦国大力推广,这是秦国富足的一个重要原因。秦国统一国家后,在全国推广牛耕技术,可惜的是,秦朝很快就覆灭了,牛耕技术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真正确立牛耕技术的是汉朝。在汉武帝的推动下确立的。汉武帝启用了著名的农学家赵过,在全国推广牛耕技术和代田法,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里程碑。

这段时期,汉朝的农具主要是来粕。耗类似于现代的锹、铲,表就是握手的木柄,合起来称为末耙。木柄上还有一根横梁,翻地的时候可以用脚踩,方便使用。

来耕的这种特殊构造,既可以用来刺,也可以用来砸、析。

百姓泄着怒火,刺、砸、所齐上阵,等到他们停歇下来,七个匈奴早就成了七堆肉泥,没有一点人样了。

百姓兀自不解恨,拉开裤裆。对着地上的肉泥撒了一泡尿,方才骑着骏马,兴冲冲的而去,准备寻找倒霉的匈奴下手。

匈奴大败的消息传出,边关百姓振奋异常,三五成群,拖家带口,带着农具就来追杀匈驻。此时的战场到处都是骏马,百姓骑着骏马,越过长城,加入到追击匈奴的行列中。

加入追击的百姓有数十万之多,有马的骑马,没马的徒步追击。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千里方圆都是追击的百姓。

匈奴遇到百姓,比遇到汉军更可怕。汉军只是把匈奴杀死,百姓一定要把匈奴弄成肉泥方才罢手。

默默联

“得得!”

零乱的马蹄声响起,一队匈奴正在逃命。他们打马拼命的逃,想早点甩掉如影随形的汉军,逃回大漠去。

这群匈奴中,有一个人格外显眼。个头高大,身着皮裘,胯下骏马神骏非凡,洁白如雪,奔行之际,好象道白光刮过草原。

比。%,旭正

正是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身上的狐裘早已经不再是光洁如鲜的样儿,沾满了灰尘泥土不说,还破了好几个洞,这是逃亡路上留下的。

“呼呼!”

军臣单于一颗心快从胸腔中蹦出来似的,累得直喘气。

扭头一瞧,随来的匈奴,个个疲惫不堪,红着双眼,眼圈黑,好象熊猫眼,喘气的响声比起军臣单于响亮十倍。

再一瞧胯下战马,追风驹虽然神骏。已露疲态。那些匈奴的战马。远不如追风驹神骏,嘴里吐着白沫,这是力竭的征兆,若是再不歇息,战马随时可能倒毙。

要逃命。必须得有马。若是战马倒毙了,光靠两条腿,是不可能逃回大漠去的。

军臣单于万分不情愿,也是不的不下令歇息。这道命令,深合匈奴之心,却是没有欢呼声,翻身下马,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气。

逃亡比起决战更加可怕。决战消耗得最大的是体力,逃亡消耗最大的是心力。时时刻刻处在惊惶中,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惊恐一阵,还以为是汉军追来了。

军臣单于感觉一股从未有过的困倦感袭来。眼皮不由自主的碰在一起。此时此刻,绝对不能睡,一睡就不知道何时安醒,说不定,睡梦中就给汉军围住了。使劲掐一把大腿。在疼痛的刺激下,困意稍却。

“有吃的吗?”军臣单于饿得前心帖后背,这挨饿的滋味还真不好受。

大漠苦寒,食物不丰,匈奴挨饿是家常便饭。可是,这只是对普通匈奴而言,军臣单于身为老上单于的儿子,哪会饿肚子。如今这般饿得难受,是他这辈子第一遭遇上,竟然如此难受,他有抱住马屁股猛啃一顿的想法。

他不提还好,一提起来,匈奴个个猛咽口水,眼里射出饿狼般的光芒,盯着正在啃衰草的战马,恨不得扑上去啃一肚子马肉。

匈奴大败,谁还能带上吃的?即使带的有,汉军追得如此之紧,还能不丢掉么?吃的,那已经是很遥远的梦了。

军臣单于一双失去光泽的眼眸从一匹匹战马身上一扫,拔出弯刀,朝着一匹口吐白沫的战马行去,他是要杀战马裹腹了。

“咕高!”

一阵响亮的吞咽声响起,匈奴的喉结不住抽*动,猛吞口水。

“大单于,你不要杀马。”这匹战马的主人,忙拦在身前。

“让开!”军臣单于毫不动摇。一把把他推开:“本单于不杀,你们咐什么。没有吃的,怎么回草原?”

这匹马是所有战马中最差劲的一匹,口中的白沫最多,随时可能倒毙。与其倒毙,不如杀了的好。可是,这是这个匈奴逃命的依仗,他急得不得了,只得道:“大单于,你别杀,我还有些肉干。”

“冉干!”

匈奴立时出一阵惊呼声。

此时此刻,不需要什么肉干。哪怕是老鼠肉,甚至草茎,能裹腹就行。肉干那就是无上美味了,匈奴乍闻此言,人人眼里放着耀眼的光芒,死盯着这个匈奴。

这个匈奴万分不情愿,从怀里摸出一小块肉干,双手捧着,递给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没有接,却是一把抓住他。在匈奴的惊恐中,右手在怀里一阵掏摸,竟然又摸出两小块肉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