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家见闻(1 / 2)

 杨桃非常清楚大明的母亲那晓君骨子里就是个吃货,这次一行人返乡当然是要带上一大堆岭南美食。还有,这些美食也是要作为婚宴的食材,虽然汝宁没有特别高档次的饭点,起码这饭局要吃顿好。

由于拒绝和陈庆东一伙续签合同,公司的车队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省城广1州。一开始大明就是希望陈玮翔说服父亲把货物的集散地放在省城,但他十分固执所谓在湛1江生活久了不想挪窝。现在正好,省城不愧是省城,在杨桃嘴里所谓的妖都正彰显她的妖柔。

其实原来那些水果商人是把货物运到湛江,现在大明指示属下立刻在广1州租下店铺,让陈五郎联络之前的贸易伙伴,仅仅五天时间,原来的货物运输恢复了一大半。也因为这个原因,在坐飞机之前一行人采购了很多食材,还有婚礼上的一些用具,货物装载了一个集装箱,用公司的重卡直接运到汝宁。

飞机着陆郑1州,一行人再乘专车返回汝宁。

几乎有一年了,小城发生了很多事,这些也都在杨桃的预料之内。城市在扩张,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令,国家是十分希望乡村居民成为城市人的。比起一年前城市的规模更大了,国道两边多个楼盘正在建设。这些楼盘多是些六层的住宅楼和筒子楼,这些楼只能存在十多年就会被更高的诸如三十层以上的住宅楼所代替。

对于木馨来说眼前的景象才是新奇,这千里大平原放眼望去没有一座山,从省城到汝宁这二百公里的路程,道路两旁只有绿油油的麦田。“面粉就是这些小麦磨成的吧,一眼望去全都是麦子,在我们那只有大片的水田,到了收获的集结稻田才会变成旱地。该不会这麦子也是一样的吧。”

“麦子当然一开始就是种在旱地的,你该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大明调侃道。

“我只是……我……”木馨不再说话,教科书上把小麦说的很详细,只是因为地理原因她从未见过,如此这般才闹了个小插曲。

坐在大明腿上的杨桃不老实,她的视力不错,加之国道正在修善车队放慢了行进速度,如此这般她也看清楚了窗外小麦的样子。“哥!你看!它们凑抽穗了!我看下个月就要收获了!”

这里地处许1昌,这边的土地可比汝宁肥沃,加之早早采用了新品种冬小麦,就像杨桃记忆中的那样,到了五月底就要收获了。

然而车队进入汝宁的地界,除却那些醒目的塔吊和楼盘就属绿油油的麦田。由于是老品种加上土地贫瘠,虽然麦子都开始抽穗可收获却要滞后很多。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汝宁无法在收获的间隔种植一茬玉米,大明想起了于朝阳他们的村子。“桃花,等钟大哥和翔子姐的婚礼结束了咱们到乡下看看吧。看看于大哥村子的试验田怎么样了。”

“好呀,我其实有个打算,姥爷姥姥土里刨食一辈子,干脆把他们接到城里和咱们一起住,这样妈也安心。”

“唉,我也想去看看,可惜劳动节过后我得赶紧回去复课。”木馨无奈的摆摆手。

胡老爷子已经先一步回到了老家,他可是贵客,婚礼上一定要有他。

车子开到老厂区的卸货场上,不少工人代表已经等候多时。胡老爷子不所谓日头高照的燥热,坚持要直挺挺的坐着,同样的他也把儿媳王静和小孙子拉来了。

在老爷子的调价下,这些工人代表站成两列,车子开进队列里,他们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

杨桃在车窗里就看到了养母和爷爷,养母怀里搂着的小婴儿已经很大了。大半年没见她,她瘦了很多。“桃花,你看你得了这么严重的病,你妈都担心成什么样子,比起上次她可瘦多了!”

看了一眼大明,杨桃微笑着没有说话,她打开车门第一个蹦下去。到底和养母是有感情的,虽然心理上其实和她的年龄很接近。“爷爷,妈妈,我回来啦!”

她直奔胡老爷子跑去,看到孙女活蹦乱跳的他很欣慰,虽然一把年纪还是把孙女抱在怀里。小女孩都是撒娇成性的,杨桃就这么小脸贴着爷爷嬉笑着磨蹭。

此刻另一旁的胡正森嗷嗷叫,王静马上安抚:“森森,快看你姐姐。来,就姐姐。”

杨桃噗呲一笑,这是大明等人也走上来。“森森还不会喊桃花姐姐的吧,不过应该会喊妈妈了。”

王静幸福的说道:“是啊,这小子说话说不好但是已经会走路了。”

杨桃注意到小弟,他这小脑袋的头发剃成了一了爱心形状,脑袋后面还有个海豚图案,不知是那个剃头匠有这个巧手咯。胡老爷子把孙女放下来,王静把儿子放回婴儿车后一把将闺女抱起来狠狠亲了一口。“孩子,对不起,这么久了妈都没去看你。你一定会想妈是不是不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