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5章出王师,伐不臣!(2 / 2)

「大明朝两京二十四省,三千八百余万户百姓,莫说眼下这四十七万兵马,就是再翻个几倍,朝廷也供得起!」

朱由校说的云淡风轻,其神情自有一份霸气在:「他们不就是觉得朝廷手里就这些人马,其中还有半数在边关塞外,南北直隶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万兵马,若是折损了一半,朝廷就过不下去了?」

「哼,他们倒是做得好梦!」

「师父,朕打算让新军再编练十几个镇。朝廷手里,起码要再多出二十万可用的兵马。」

朱由校算是看清楚了,草原上三万,甘陕三边三万,辽南三万,交祉五万,还有南洋..

新军四处需要坐镇,留在南北直隶的可用之兵也就只够维稳了,手里不再多出些兵马来,朱由校都感觉心胸里有股气不顺畅,理不通顺。

张好古默默听着朱由校的想法,再编练十来个镇,倒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如今大明是优军政策,高地位高待遇高福利,伤残还有荣养,新军就是朝廷自己人,是皇帝的自己人,新军子嗣无论是当官还是做什么都有优待,因此朝廷的募兵制度制度下,各地别说百姓了,就是士绅商贾也是想参军。

起码士绅商贾本来就有底蕴在,其子嗣读书识字,进入军中起步更高,将来也是进入朝廷中枢的正道。

眼下限制朝廷新军数量的,其实不是没人愿意参军,相反愿意参军的人多了,朝廷是宁缺毋滥加上如今正在大发展,需要最多的不是军人而是工人。不过朱由校有这个想法也正常,若是朝廷再多个二十来万兵马,那这天下还真就没什么魑魅魍魉了。

张好古想了想说道:「陛下,即便要扩军,也不是眼下。如今朝廷在北方有十五镇,辽南三镇,甘陕三镇,南方十三镇,西南五镇,加起来已经有三十九镇,草原上还常备着四镇蒙古骑兵,这些已经足够了。与其再扩充镇,不如扩充人。」

张好古的想法是,在现有镇的基础上,把每镇的人数扩大一些,这样的话简简单单增添十万兵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后续是编练新镇还是其他,完全可以慢慢来。

朱由校点了点头,张好古的思路更稳妥些。点了点头,朱由校说道:「此事,就这样吧。先看看东瀛战事情况,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的民兵也都有个预备,若是真有什么差池,这三省的民兵能编练十个镇出来。」

北方各省是新党和朱由校的基本盘,以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这四省加上直隶来算,朝廷轻轻松松可编练超过三十万以上有一定军事素养的新兵出来。明面上朝廷是那些兵马,但在北方各省,包括甘陕,两湖,江浙一线,朝廷随时可以扩充更多的兵马,只是如今没这个必要罢了。

说完扩军的事,朱由校问道:「既然决定要打了,内阁打算出兵多少。」

张好古说道:「臣的意思是,尽量控制在五万以下,甚至最好控制在三万左右。」

「三个镇?东瀛可不弱。"朱由校说道。

张好古解释着:「陛下,东瀛是不弱,但朝廷也不是要和整个东瀛开战,而仅仅是和幕府开战。主要的不是打败东瀛,是打败幕府,让幕府恢复通商贸易,这就足够了。」

朱由校立刻理解了张好古的意思:「既然如此,师父的打算是只对江户动兵?」

张好古点点头:「不错,周围那些江户的亲藩都不在臣的计划之内。」

朱由校笑了:「灭了幕府,留下那些亲藩,让他们争夺新的幕府将军位置,那些谱代们各有支持的亲藩,关东这就得乱起来,加上那些外样,整个东瀛都要乱成一锅粥啊。」

谁说不是呢

,关东的那些亲藩和谱代肯定会为了将军位置打的头破血流,尤其是当他们知道大明朝廷根本无心东瀛,只是为了开海而来之后,必然会毫无顾忌打的人脑子变成狗脑子。

至于那些外样外藩,还有关西、天皇,他们也各有各的心思,整个东瀛必然会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如今有三五百万户百姓,修生养息了十几年的东瀛必然会乱成一锅粥,这是对大明来说最好的局势。

至于最后谁会赢,大明还真不在乎,因为大明必定会去帮快输的那个。

「朝会之上,有句话说的倒是颇符合臣的心意。」

张好古笑着:「东瀛小国,狼子野心,其心胸狭隘又有吞天之志,永乐年间便曾觊觎我大明疆土,足以见其勃勃野心。若假以时日任其发展,必成我大明一害。」

「因此与其任其发展,不如加以引导,驯养得当了,未尝不可变成我大明的海外之地。」

朱由校狐疑的看着张好古:「师父想要东瀛之地?」

张好古笑道:「东瀛小国寡民,土地贫瘠,要来何用?臣不过是看上了东瀛那几百万户人罢了。」

朱由校恍然,继而忍不住指着张好古笑道:「若是旁人知晓师父你的想法,不知道未来要怎么评判啊。」

张好古则是一脸坦然:「臣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什么好人,臣只是汉人。」

在朝廷使臣出使东瀛没几日后,朝鲜遣使来大明求援了。

「东瀛闭关锁国,我朝不少商贾子民被连人带货困在东瀛,局势岌岌可危。我朝小国寡民,能苟延残喘至今全依仗上国威严,如今子民被困异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虽然屡次派遣使者去东瀛却如同泥牛入海毫无音讯,如今只能依靠上国。我朝王上祈望上国施以援手,救出我朝鲜子民于水火啊。」

朝鲜使者哭的是声泪俱下,在朝会之上对着朱由校哐哐磕头,把被坏人欺负的小媳妇形象展现的非常鲜活,着实让朱由校满意。

「外使还请放心,我朝已经遣使去东瀛申饬其幕府了,若其置之不理,自有大明为你做主。「张瑞图说道。

朝鲜使者听到后大喜,当即再次叩头:「外臣叩谢大皇帝陛下!」

朝鲜使者找来了,而很快不少小国使者也都闻风找上来了。

和东瀛做生意的可不仅仅是朝鲜和大明,这些小国都有份啊,货丢了就算了,如今连人带货都被扣下,什么消息也传不出来,这让他们怎么能甘心?

之前没动静,他们也无力对付东瀛,但如今朝鲜找大明求援成功了,这些人自然一窝蜂的都涌来了。

这么多小国使节都来哭诉东瀛的残暴,明明东瀛锁国与否都是其自身国策,但如今看来仿佛东瀛锁国就是什么天怒人怨之事,一时之间东瀛是人人喊打,真成了被唾弃的存在。

显然,这些小国都是跟风过来的,他们只是想趁机讨点好处,但朱由校不在乎,有这些小国在,大明日后的行动那就是顺天应人,万众景从的正义之举。

虽说出王师以伐不臣,王道就握在大明手里,但一些外在名声大明也是要的,不能让人说成是贪婪小国土地财货吧,不然今日东瀛打一仗,明日南洋打一仗,那周围小国人人自危之下,大明对外的策略可就不是那么好执行了。

很快,前往东瀛的使者返回了,使者们没有成功与东瀛幕府完成谈判交涉,对幕府的申饬也毫无作用。

鉴于东瀛幕府的冥顽不灵,大明朝廷决定采取一些激烈的动作来唤醒昏了头的东瀛幕府:

出王师,伐不臣。<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