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友邦惊诧论(九)(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0 字 2个月前

因为心情有些激动,何锐说道:“只要我……”

首发&:塔>-读小说

说到这里,何锐觉得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差点说出“只要我还能活30年。”这话可不能说,倒不是何锐怕这么说了之后实现不了,而是因为现在因为领导人选举制度的问题已经引发了一些波动,何锐这话很可能会被人误解。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些问题一定能解决。”何锐换回了正当的说法。

不过李润石与吴有平两人都是聪明人,他们都猜到了何锐大概想说啥。不管是李润石还是吴有平,都不觉得何锐继续领导中国有什么问题。虽然两人都反封建,却都是共和主义者。

民主制度靠选票,共和制度靠选拔。这种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概念,李润石与吴有平早就非常清楚。在共和制度下,出现长期执政的领袖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何锐真的要称帝,两人都会坚定地反对。但是何锐长期执政,两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所以听了何锐的话,李润石甚至很期待何锐没说出来的话。见何锐对自己非常亲近,李润石笑道:“主席,我有一个堂弟,叫李赓。有一次我和他谈论理念和主义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如果现在的技术无法支持无限能源,他就支持帝国主义。如果出现了无限能源,他就支持共产主义。”

不等何锐开口,吴有平接过话头,“哦。听这意思,李赓是个爱国主义者。”

何锐没接这个话头。在21世纪,中国有这样看法的人多的是。而且何锐知道李赓,他现在是总参谋部的一位上校,被认为是才华横溢的未来之星。虽然不能说总参谋部里面都是这种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者,十个里面至少有七八个。比起欧美那些国家的军人,这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李书记,我听说你已经走遍了陕西。那就放手去做,书记就是管人事。你怕不怕,都会得罪人。”何锐说出了自己的支持。

李润石听到这里,知道今天也就谈到这里了,便站起身。没想到何锐也站起身,主动伸出手来。李润石握住了何锐有力的大手,用力晃动一下,“主席,我知道了。”

“还有件事,百忙之中,多写些文章。去吧。”何锐说完也用力晃动一下李润石的手。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等李润石离开,吴有平问道:“主席,最近城市化率暴增,警察的数量还需要提升。这个支出是从国税还是地税里面出?”

何锐果断答道:“从国税里面出。这些属于硬性支出,现阶段光是靠普法教育还不够,必须强化治安力量。哼哼,上一周,摩根财团的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你看了么?”

吴有平每天忙得要死,阅读时间并不多。他坦率的答道:“没看。主席可否给说说。”

“摩根财团调查了我们的新农业之后,认为中国缺水,大片的平原地区也很少。美国大平原上拼命开垦,不节制的抽取地下水,已经导致了美国的黑风暴。中国的农业禀赋比美国差,也正在走上美国的老路。而且中国人口正在快速增加,到了1950年,也许就会增加到10亿人口。那时候,中国会陷入全民饥饿状态。”

听完了何锐的转述,吴有平已经决定抽空看看这篇文章。摩根财团的经济学家眼光非常毒辣,的确戳到了中国的痛点。正在快速工业化的中国的确创造出了大量财富,但这些财富的基础是对于资源更快的消耗。中国农业新技术普及,实现了密植,高产良种。现阶段的确让中国能够不至于陷入饥饿状态。中国不缺煤,现在的火力发电还能供得上。但水资源的消耗真的是超出想象之外,如果情况继续发展,摩根财团经济学家的分析只怕在二十年内就会成为现实。

但中国不发展不行,哪怕是现阶段竭泽而渔,也得干下去。想到这里,吴有平问道:“主席,人口问题真的能解决么?现在人口增长太快了。”

“想解决人口问题,非得靠工业化不可。现在想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教育度,就非得把人口从农村的乡贤模式下解放出来。在城市里,那些年轻人很自然的就会少生,但是在乡村里,生产力水平低。就业机会不足,乡里头的压力,也会逼着人生孩子。”何锐答道。

吴有平也知道这些问题,便问道:“主席,要不要写篇文章?”

何锐摇摇头,“不用,我希望有别人来写。”

吴有平觉得自己理解了何锐的心思,便也不多问。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两个月过去。也许是吴有平有意的关注了一下陕西的情况,又或者是陕西那边的变化挺大。陕西省委在两个月里面对领导干部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很多资历比较老的干部,离开了一把手的岗位,去了党校学习。由不少年轻的干部接替了他们的工作。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吴有平看了名单,对其中不少名字都有些印象。如果从忠于革命来说,这些干部都没啥问题。但是从现阶段需要的干部来说,这些同志们的确还没能走上新的思路。

而且李润石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让吴有平很是在意,这是一篇针对于人口问题与工业化时代新生活模式的分析。写的非常棒。如果这是何锐写,大概就会显得过于论文化。同样的内容由李润石来写,就生动活泼,很接地气。

李润石是从一个普通年轻人进城后的消费入手,年轻人最初的时候,工资用于租房后,剩余的钱足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此时,因为没有生活压力,过得很舒服。而年轻人在城市里逐渐稳定后,就开始出现,父母家,以及各种传统关系的支出。如果承受了这样的支出,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增。当年轻人准备结婚,支出就更加大了。wap..com

如果是从传统生活方式入手,这文章很容易就变成了对工业时代的控诉,指责工业时代打破了传统农耕时代所谓“温情脉脉”的控诉。

而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的前面一段,就已经描述了这样的社会变革。所以李润石也是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去解释此事。其中涉及的内容相当深刻,却又非常巧妙的不去触及到引发仇恨的界限。

看完了文章,吴有平很是感叹,李润石真的是太善良了,属于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的那一类英雄。

何锐也很善良,但是何锐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对于旧时代好像颇有隔阂,属于无论如何都无法融入旧时代的人。在衔接新旧两个时代方面,李润石明显比何锐强了太多。

怪不得何锐如此重视李润石,如果讨论能够挑战何锐地位的人选,李润石在未来必然是强有力的候选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文明破晓更新,第666章 友邦惊诧论(九)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