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宝物示人(1 / 2)

 林斌看了看两个哥哥,真是层次决定了眼光,虽然说没有自己亲手制作过翡翠西瓜,可是他却知道当年的慈禧老佛爷有两个这样的玩意儿,一个就高达500万两白银!而且她那两个西瓜还是小瓜蛋,哪像自己手中这个,雕刻出来最起码也是一个橄榄球。

而且林斌的手艺怎么说也是第一阵营的,还有超前几百年的观念和手法,就算是值不到那个数,十万两总是要有的吧,就算是再不济也该有个几万两银子吧?

其实玉匠是一个很需要时间的工作,现在市面上大多都是软玉,可就是软玉那硬度要比石头硬多了,更何况是号称跟钻石一个硬度的翡翠呢,想象一下,要将一颗钻石雕刻成其他形状,多么疯狂啊!

虽然说苏州这地界冬天偶尔还能够见到雪,可是秋后的苏州却并不凉爽,林斌将房间里面的窗户都打开了,可惜外面除了让人感到烦躁的蝉鸣声之外没有一丝的凉风。

家中没有其他的女人,他索性就打着赤膊,下面只有一条鼻犊短裤,尽管这样,他的身上依旧汗水直淌,不过林斌根本就没有将那些放在心上,他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手中的刻刀。

锋利的刻刀在那碧绿透明的石头上重重划过,却只是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划痕,在那条凹线的旁边还有零星的碎屑,林斌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有的只有认真,他现在已经进入了状态,每一刀下去都是全神贯注,没有传说中的神器和无坚不摧的真气,所以他只能一刀刀的在那坚硬的翡翠上刻画着。

人要是专心的做一件事情,时间就会过的很快,对于现在的林斌来说就是这样,当翡翠西瓜的坯型终于完工的时候,他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之多。

到了十一月,就算苏州地处江南地带,早晚时分却也已经有丝丝的寒气。对于翡翠西瓜来说,最主要的刻坯准备已经完成了,下面就是进一步的完善线条和抛光了,不过林斌却也在盘算了是不是给自己这件倾注了心血的作品再加一点作料。

珠宝行内什么最值钱?那自然就要是这玉器了,珍珠有价玉无价,先不说一个好的玉器得来不易,单单是“盘”玉这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习俗就决定了玉器的身价,民间有一句话叫做“人养玉,玉养人”,说的就是这个。

是真是假暂且不说,却绝对的深入人心,所以说这年头但凡是有身份的人要是没有一两件拿得出手的玉器,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更何况还有那帮官家的夫人,商家的太太,那一个不是讲究装饰打扮的,这玉器也就成了抢手的好货。

这玉器也有两种,一种就是活玉,就是玉器做好了之后一直流传于世,就好比现在天资所中的传国玉玺,另外就是下过土,入过葬的,行内人叫做死玉,色泽暗淡生涩,因为能够死玉的多半肯定都是有年数的,所以也就成了这珠宝行内的古董!

而林斌现在就是想要将那个翡翠西瓜做旧。甚至有心思做上一两处“沁”来。到时候价格绝对要翻上几倍!

可是想了想东西很有可能要卖给沈家地。而且霁月斋地刘掌柜也见到过自己地这块玉石。很有可能被看穿。所以林斌最后还是耐着技痒。没有在玉器上面动什么手脚。

东西既然做好了。周家人也就耐不住了。各自都有各自地小算盘。虽然说同是一家人。可是却并不代表着想法就要相同。

翡翠西瓜在周家人地眼中看起来重要万分。可是对于霁月斋来说却只是一件不起眼地小事情。自从见到过了那块翡翠地原石之后。刘掌柜对周家地事情就不如何上心了。在他看来就算是周家再如何蹦跶。也跳不出霁月斋这个圈子。刘家敢分出去单干。那是因为刘家就是本地人。可是周家却不行。满打满算到了林斌也才算是两代。不要说扎根。就是口音也都还是北方味道。比不得刘家是个地头蛇。

到了天快黑地时候刘掌柜地才姗姗来到。周昌连忙去院门口迎接。不过这位刘掌柜地一边走一边还发着牢骚:

“我说老周啊。最近你也知道。这接近年关了。各大商号可都是憋着一口气呢。闪过年可就是赏宝会。谁也想要得一个头彩。来个开门红。这些日子东家接二连三地购置了许多好东西。甚至还有波斯商人地奇巧之物。你这边地东西能有什么出彩地地方。就不能放一下。”

周昌无论心里是如何一个想法,表面上却只能陪笑说道:

“刘掌柜的,这不是快过年了,东西也做好了,几个孩子寻摸着换成银子,正好我也看中了一个宅子,看能不能凑够数儿买下来,等明年也好找人给老大说个媳妇。”

听到周昌这样说,刘掌柜的也没有起多大的疑心,毕竟周庆斌在霁月斋当玉匠,情况他多少也知道,都已经二十八岁了,却还是没有一个婆姨,的确有些不像话,所以也只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