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鉴宝争风 林斌博学(1)(2 / 2)

“见过几位。”林斌客气的招呼说道。

不过他的这番客气似乎并不被两个人所接受,张诚看了看林斌,

“前些日子听说霁月斋的沈东家又招了女婿,我还以为是传言呢,没有想到竟然是真的,听说你是霁月斋周玉匠家的三小子,肯定是有些本领的了?”

林斌看了看张诚,对于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林斌十分的痛恨,不过他也没有必要做一个火药桶,别人一点就爆,所以还是笑眯眯的回答说道:

“本领不敢说,倒是也学了一些东西,不过我看咱们还是先看钱东家的宝物吧,也好让我也涨涨见识。”

钱苡仁听到这个也是一笑,他是坐山观虎斗,刚才两个人争吵的热闹,现在又多了一个林斌更是有好戏看了,自然是是乐得看笑话,而且方才口头上说得恭维,可是在他看来林斌只是一个赘婿,那可能有什么本事,完全没有想到林斌虽然说是上门女婿,却跟赘婿有所不同。

说到这些就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里面的区别了。入赘,就是男方“嫁”入女方,要改随女方的姓氏,是最没有地位的一种,另外一种就是结婚后跟女方父母住,儿女不跟女方的姓氏,而还有一种就是男方为了招揽人才,比较有名的就是招驸马。

林斌跟沈家的情况则是介乎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沈家看上了林斌的才能,想要招揽他,所以让沈希乾出面撮合沈碧君和林斌,可同时也为了尽量保住沈家的根脉,也要求林斌和沈碧君第一个儿子要姓沈。

不过这些都是家事,没有人会出去宣扬的,虽然说林斌做出来过翡翠西瓜,可又能够有多少人相信,那样的一个宝贝会是一个年轻的毛头小子做出来的呢。

“把东西拿过来把。”钱苡仁对身后跟着的家仆招招手说道。

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袱放在了石桌上,钱苡仁上前打开,露出了一个十分精美的楠木箱子,打开后从里面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一个镶嵌着金银的玉碗。

可是看到了那个玉碗后,林斌却有些失望,这顶多也就算是一个金镶边玉刻碗,在玉碗的边沿上镶嵌着一圈金边,玉碗上刻着铁线莲的图案,不过这顶多算是金玉结合件并不是真正的金银错工艺。

“好一块玉镶金,恐怕花费了钱东家你不少银子吧。”

旁边那个自称是明月坊的张掌柜的奉承说道。

林斌撇了撇嘴,却没有说什么,只有外行才会叫这个玉镶金,看来明月坊的掌柜的水平也就是一般般。

这种玉器上镶金的工艺在应该叫做金银错,最早出现在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皿及兵器等器物上的装饰图案。表现手法就是在器物的表面上绘出精美的图案,然后再依照图案的形状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而后打磨平整,抛光磨亮。使所表现的图案形成强烈的色泽差别和耀眼的金属光泽,显得更为突出、雍容华贵、绚丽多彩。

不过玉器上的金银错工艺和金银错镶嵌宝石工艺,却多见于清代的乾隆年间,至于却是没有的。

而先前跟张掌柜作对的则是陈记玉店的陈昌,听到张掌柜的这样说,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这分明用的是金银错的手法,而且我看器形独特别致,玉碗上雕刻的是铁线莲,应该算是来自鞑靼国的东西。”

听到陈昌的话,钱苡仁不由点点头,说道:

“陈掌柜说的不错,这是我从一个边地军户人家买来的,说是从那些瓦刺人手中得来的。”

听到钱苡仁这样说,张掌柜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不过眼珠一转,看到了一边站着的林斌,开口说道:

“少东家缄口不语呢,难道说是感到有问题?”

林斌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这个张诚还真是得寸进尺,不由开口说道:

“这个的确不是玉镶金!”

听到这个,张诚的脸色不由一变,方才陈昌说那番话的时候,他发现林斌的眉头皱了皱,还以为他发现了其中不妥之处,想他年纪轻轻,嘴门不严,一问之下,估计就要说出来,谁知道林斌一张嘴,却先否认了张诚自己的判断,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