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鉴宝争锋 林斌博学(2)(2 / 2)

“那里那里,跟你这样的老掌柜的比,我的经验还要差上好多呢,以后少不了要找您请教的地方。”

一番顺毛的马屁拍过去,张诚的心中也总算是好受了一点。

看到林斌跟张诚走得近乎,陈昌心里头却不是滋味了,不由开口说道:

“别光顾着套近乎,先说正题!你还没有说为什么这个玉碗不是金银错手艺呢。”

不识抬举!林斌心中微怒,虽然知道自己只是被殃及的池鱼,林斌却还是无法释怀,索性看着陈昌说道:

“方才陈东家说这玉碗是鞑靼人的,其实并不准确,据我所知在西南也有一个古国叫做痕都斯坦,该国有善琢玉的匠人,可以在玉器上镶嵌金银和宝石,而且器形独特别致,图案是以类似铁线莲或铁线莲和菊花等植物为主体,而且无论是造型做工或者是纹饰图案都具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林斌光顾着顺口,可是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妥,虽然说后世一贯都是称呼伊斯兰,可是谁知道这年头到底是怎么个称呼呢,果然听完他说话之后,张诚和陈昌脸上露出了一丝毕节,而钱苡仁更干脆,直接开口问道:

“伊斯兰风格?伊斯兰是什么东西?”

“伊斯兰就是回回人所信奉的教派,跟我们的佛教和道教一样,只不过他们信奉真主,自称是穆斯林。”

听到林斌这样解释,众人总算是明白了,可是随后钱苡仁却开口问道:

“我自从做生意以来,走南闯北的十多年,自认为见多识广,谁知道今天听少东家这样一说,才知道自己是那井底之蛙了,真是不知道少东家如此年轻为何却知道这么多呢。”

林斌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说不清楚的,跟自己家里人还能扯个谎,家人就算是不相信也不会过多的追究,可是在外面却就不一样了,索性不开口,让他们猜测去吧,指不定他们自己还能想来一个十分合适的借口呢。

“可是为什么说这个玉碗不是那个什么金银错呢?”

钱苡仁这句话算是问出了张诚和陈昌的心里话,听到了这个,他们两个不由都竖起了耳朵想要听听林斌是如何说的。

“这个玉碗上面图案主体的确是铁莲花,这点陈东家说的没错,可是你看着金边却只是箍在碗边。如果说这个用金银错手艺来做的话,那么这朵铁莲花的边沿全部都应该被刻出沟槽,将金银打成细条嵌在里面,这是最为考究手法的,首先沟槽深浅宽窄要一致,而金银细条的打造也要十分的合适,否则的话,镶嵌上去之后就会脱落或者嵌不到位的情况。而这个玉碗虽然有说有金有玉,可是一点金银错的特点也没有,所以我说这个不是金银错的手法。”

听到林斌这样说,张诚和陈昌都皱起了眉头,对于林斌所说的他们也是将信将疑,毕竟无论是身份还是资历,林斌都站不住脚,可是方才所说的似乎都是若有其事的让子,而且对于金银错工艺的手法和特点都作出了较少,要不是以前就知道,肯定说不出这样圆满的话,这让两位玉玩行的老前辈都犯了愁。

碍于身份两个人都不好意思再提反对的意见,可是这里面也有疑惑所以也不可能赞同,两个人都感到有些头疼了,一边的钱苡仁似乎是热闹看够了,再次出来为两个人解围,他看着林斌说道:

“听少东家对金银错手艺知道的这么确切,而且方才所说的也有板有眼,莫非在霁月斋中也有类似的东西?”

林斌摇了摇头,说道:

“霁月斋有没有我不太清楚。”

“可是听少东家的意思,似乎是见到过真正的金银错,难道说是少东家家传宝物?”

林斌笑了笑,随后看了看钱苡仁和正用期待目光看着自己的张诚和陈昌,说道:

“真正的金银错我的确是见过,是一套茶具,清一色的白玉,虽然说质地不能跟和田玉比,可是也差不了多上,最主要的是胎薄如蝉翼,手放在上面,透过胎壁连掌中纹都能够看的清楚,最让人竟然的是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画着精美的图画,金丝银条镶嵌在上面,还有不少的宝石镶嵌在上面,绝对的雍容华贵。”

张诚和陈昌还要追问下去,可钰福祥的伙计却已经满院子招呼那些过来参加珍宝大会的人了,无奈之下几个人也都下山去了。

ps:有关更新的情况,恩……这个……那个……好吧我承认我自己偷懒了,存稿用尽了,这两天决定加班加点了,希望能够攒出来点,其实也不能怪小弟,毕竟俺跟那些专业的不能比,更何况小弟码字的速度并不快,希望大家能够原谅一下,好了不废话了,我自觉的滚去码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