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太子危机(2 / 2)

“可那个刘能临走说那话是什么意思呢?”

林斌看了看厅外的天空。这应天已经连续阴了几天了,丝毫没有秋高气爽地意思,

“这天要变了啊!”

王朝东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林斌,随后顺着他的木管望出去,也不由说道:

“是啊,都阴了好几天了。”

秋风吹,锦旗猎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在官道上。而在人群中,一个身着黄袍的老者最为引人注目,头发虽然有些花白,可是身体却十分的壮硕。在他的身边是一个风姿飒爽的少年,脸上虽有些稚嫩,可是眼神却格外地刚毅。这就是大明朝两代皇帝,永乐皇帝朱棣和宣宗皇帝,朱瞻基。只不过现在一个是五十多岁的老叟,而另一个只是十多岁的青年。

“圭儿,听说,你最近有些懈怠了。”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近日来心绪不定,难以学进去。”

“学习如治国,需张弛有度。既然学不进去,就不要勉强。稍微放松一下也是好地。”

“多谢皇爷爷。”青年听到老者这样说,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老者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

“但是切记不可因为嬉戏而荒废了学业。”

“孙儿知道的。”

话还没有说完就策马往前面跑了,而后面自然有人跟上。一个身穿僧衣的老者也缓缓策马走了过来,他叫姚广孝。望着少年的背影说道:

“难得见到皇长孙这么高

黄袍老者说道:

“谁让他生在帝王家呢,对了,少师,京城里面地情况怎么样了?”

“派去报信的人差不多该到了。”

“对了,朕听说有人进献传国玉玺,你看会是真是假呢?”

姚广孝微微笑了笑,说道:

“这传国玉玺在历史上隐现多次,真伪莫辨,到底是真是假却还要见到东西才能够知道,不过听说外面的九龙匣倒的确是真品。”

“哦?!”朱棣的目光中不由闪过了一丝精光,也不知道他心里面到底是想些什么呢。

而这个时候的应天城里,林斌正在杨溥的家中做客,作为詹事府太子冼马,掌管天下文书,杨溥对林斌正在编写地《古玉图考》很感兴趣,再加上他本人也是一个爱玉之人,自然跟林斌产生了交情。

林斌故作不经意的说道:

“听说这次皇上北征大获全胜,近日就要返京了,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件事情啊?”

听到他问这个,杨溥抬头看了他一眼,

“你问这个做什么?”

林斌笑了笑,说道:

“我也上街一瞻龙颜,粘粘龙气,图个吉利不是。“

听到这个,杨溥不由笑着说道:

“我倒是劝你不要凑那个热闹,天威难测,到时候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听到杨溥不愿意说,林斌说道:

“我自己小心点就是了,就是不知道时间准不准,别到时候错过了。”

杨溥不由笑了笑,说道:

“皇上回京地时候锣鼓喧天,你害怕听不到吗。”

“时辰不会错吧?”

“当然不会了!”

看到杨溥一样理所当然的样子,林斌心中不由叹口气,随后起身告辞了,而他一边往外面走,口中还仿佛是是自言自语一样说道:

“希望时间不会错吧,要不就有麻烦了。”

听到这个,杨溥也是一怔,时间会错?不过随后却摇摇头笑了,要是说下午到,上午就有官员去外面候着了,更何况前面地驿站也都是时刻将大队人马的形成报告回来,那里会怕时间错呢。

“这个周弘斌还真是有些杞人忧天。”

不过杨溥没有笑多长地时间,因为当大队人马来到了城外的时候,太子竟然还没有到!这个时候他不由想到了林斌一直在念叨地“时间不会错”。

“时间不会错,大麻烦,你到底是什么人呢?”杨溥有些迷惘的自语道。

一时间,京城风起云涌,永乐十二年,这注定了不会这样平凡的度过,詹事府全体官员下狱,就连那太子也似乎摇摇欲坠了。

而就在这天晚上,入秋后的第一场雨在几声闷雷响之后哗哗的下了起来。

ps:哎,大家对这本书已经疲倦了,连投票,发评都懒得了,不过还是坚持,找回久违的感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