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风雨会冀州(2 / 2)

之所以,选择率军北上,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那就是他手下有兵!

是汉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势必拔之而后快!

由于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是比较缓慢的,他到现在才打探到这些消息,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更多的黄巾军在他杀出南阳之前,就已经有投奔到大良贤师张角麾下的意图、甚至已经在路途中。

再一个,杨小明所部一路走,一路收集溃散的黄巾军,更兼之一路诈城,并收降精壮汉军士卒及精壮民汉,走走停停,边走边训练,愣是比其他黄巾军各部晚到了好长一段时间。

杨小明虽然晚到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是他在杀出南阳的时候却沿路聚军队甚多,精锐已达三千有余,辅军万计,隐隐一方主帅,更兼之军威日盛,兵威之锐,声名日渐远播,甚至大名已经传入大良贤师张角耳中。更因在于杨小明缺少物资之后,直接率众三千余人拿下了一座防备稀松的县城,一路走,一路诈,一路战!声名日显!

就在杨小明沿途收拢黄巾军残兵撤退时,其他的黄巾军势力也跟着退出了南阳地区,直接导致了汉军没能全面清剿掉该地方的黄巾军势力,使得相当一部分的黄巾军残兵得以撤向了青州与冀州。现在整个中原地区都打成了一团乱麻,原因就在于汉朝允许各地招募义兵平乱,刘备就是这个时候得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这才有了最开始的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杨小明在其所部威望极高,也是众轮回者的主心骨所有。从初入空间之时,购粮资助黄巾起义是为“义”;奋勇率队突围,并亲自断后是为“勇”;火拼黄巾贼、清理门户是为“忠”;巧设埋伏、巧计诈城是为“智”;对庶民秋毫无犯、对手下士卒关怀备至、视如己出是为“仁”;积极练兵,使士兵明纪律、懂礼仪是为“礼”;转战千里,与士卒同甘共苦是为“毅”……等等,在士卒们眼中他可以说是威势极重;但杨小明自己心里知道,他们只是为了生存而已,再说汉代人看重的一些东西,在轮回者眼中啥都不是……更兼之杨小明所部日益精壮,也逐步开始转变策略,遇到汉军,能诈就诈,不能诈就吓,不能吓就打,把欺软怕硬的本色发挥的淋漓尽致,黄巾别部都是精锐越打越少,而杨小明所部却是精锐越打越多更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以至当杨小明所部进入冀州时,其部所属精锐已达有万余,辅兵、民壮数不胜数,声势浩大。更因为杨小明所部进入冀州之时排着四四方的方阵,踩着整整齐齐的脚步,军容之盛、阵势之齐、装备之巨,千军万马尤如一人、枪如林、箭如雨,更兼之军威如岳、兵锋如刀、气势如虹,直骇得黄巾各部渠帅面色惊恐、不敢直视、纷纷低头避让,更惊得大良贤师张角目瞪口呆,人公将军张宝、地公将军张梁膛目结舌,致使“三公将军”张角、张梁、张宝一齐亲自出城相迎……

可以说杨小明已经直接步入黄巾高层,甚至在整个黄巾高层中地位超前,仅仅次于“三公将军”之下,隐隐高出其余黄巾各部半畴。

此时!

黄巾军各部最精锐、最善战的部队已经聚集!

而汉军也在调兵遣将、各陆英豪及其所部蜂拥而聚!

整个黄巾起义的成败就集中在了这片土地上!

整个大汉、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整个位面的焦点都聚集于此!

大战一触即发!

一时间,风起云涌、日月无光、群雄汇聚!

风雨会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