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2)

凤行 假面的盛宴 0 字 2022-05-10

“陛下不用挂心,都多少年的旧事了,也都是老病根,除了阴雨天会酸疼难忍,没有什么大碍。”

“总归是看着些好,王太医精通金针之术,总能缓解一二。”

……

与此同时,王太医从宫里下了值,正去魏王府请平安脉。

除了给凤笙请脉外,当然少不了也给魏王诊脉,顺道替他施针一二,也免得变天病痛难忍。

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不光王太医,魏王也都习惯了。所以凤笙刚整理好衣裳,从里间出来,就见次间里,魏王盘踞在大炕上,一手搁在炕桌上,手臂上插着几根金针。

王太医正弓着腰扎最后一针。

事毕,他恭恭敬敬往后退了几步,德旺让人搬来一张墩子,王太医坐在下面静候。

凤笙去了魏王身边坐下,桃枝和桃红拿了软靠垫在她腰后,让她可以坐的舒服些。有人端了碗银耳莲子羹,放在她手边上,凤笙没去喝,目光倒是集中在那几根金针上。

两人成婚多年,她也不是第一次看到这场景了,总是疑虑魏王的手疾从何而来,因为她并没有听他说过阴雨天会酸疼难忍什么的,这些话大多都是听王太医以及德旺说来的。

她虽不清楚究竟,只知道是早年的旧伤,但魏王态度暧昧,她自然心领神会,不会多做质疑。

一般施针都是要等一会儿的,眼见差不多到了时候,王太医走上前来取针。

德旺守在门前,知秋几个丫头都下去了,室中十分安静。

见王太医上来取针,凤笙自然不好再研究那针扎在肉里,到底疼不疼这么无聊的事。她往后靠了靠,让自己舒服点,端了那银耳羹来喝。

“老夫前几日为陛下请脉,陛下体内确实有淤积的丹毒,只是服用的时间不久,暂时不显,可若是执意不改,唯恐……”

凤笙眉心一跳,依旧垂首喝银耳羹,似乎并未听见这些话。王太医语毕,将金针一一归纳入羊皮囊袋中,德旺走过来主动帮他整理药箱,并将他送出王府。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魏王皱着眉:“母妃也是近些日子才发现,父皇下肢有小块的红斑,因为面积很小,再加上只有几处,她也不确定是什么。再加上宫里耳目众多,她不太方便查探,我才会寻了机会让王太医帮忙查这件事。”

“母妃怎会知晓一定和丹毒有关?会不会是弄错了,或者其他病症?”

魏王沉吟了一下,道:“你大概不知,先帝便是服用丹药过量暴毙而亡,虽世人不知晓,但宫里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些当时的情况。另外,母妃命人查了内务府的活计档,敬胜斋近两年每月都有大量柴炭运入,却说不清用途,知道的人都忌讳莫深,缄口不提。”

“那你打算怎么办?”

难得魏王被问住了。

他顿了顿,道:“此事还是先知会母妃再说。”

按下不提,因着凤笙如今大着肚子,这事自然没让她管,而是魏王亲自去操办。回来后凤笙问魏王,暂时皇贵妃还没拿出任何章程,而魏王自然什么也没做。

事后,凤笙进宫了一趟,碰巧在咸福宫见到建平帝。

建平帝面色红润,气色看起来十分不错,他已年近六旬,又常年忙于朝政,再是保养不错也已显老态。可这次凤笙瞧过去,也可能是心态的原因,她竟觉得建平帝似乎年轻了不少,虽须发灰白,却隐隐有种鹤发童颜的矍铄之感。

自古以来,帝王沉迷炼丹之术,死于丹毒者不再少数,凤笙没料到建平帝也会沾染此道。但凡有些见识和分辨能力的,便知晓世间无长生,皇帝也不是万岁,可明知却故犯,这叫什么呢?

也许能让人明知却故犯,本身就有一定的诱惑力,才会让人沉迷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