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集市(2 / 2)

干透的花汁是淡淡的橘黄色,闻起来还有一股极淡的溶着墨汁的花香。

“信的最后写着呢,问梁小郡王安。”邵云舒默默地把画收起来,将信翻过去看最后一行提到梁怀玉的字,“清瑶让我代她向你问好。”

梁怀玉玩笑道:“我在她心目中,就是梁小郡王啊,连一句哥哥都不喊……”

内心的失落被玩笑的语气遮住,“行吧,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了,别耽误太子哥哥休息。云舒,咱们一起走。”

两人朝太子行礼告退,太子妃端着炖盅等在外面。

“给皇嫂问安。”

“见过太子妃殿下。”

太子妃对着两人笑了笑。客气道:“难得见你们两个一起来找殿下,怀玉,你身边这位就是云舒吧,以前只听过名字,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果然是少年英杰,风度翩翩。”

邵云舒板板正正地回话道:“云舒担不起殿下夸赞。”

“听说你自小就进军营历练,侯府果然当得起忠勇二字!”

“皇嫂,太子哥哥等着喝汤呢,您快点进去吧……我跟云舒就不打扰你们夫妻恩爱比翼连枝……”

梁怀玉拉着邵云舒退开,羞得杜钰瑛骂了他一句油嘴滑舌,等他们走远了,站在原地重整仪容,亲自接过婢女手中的汤盅进门。

殷清瑶将方驿丞的话在心里翻来覆去想了几遍,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之前四伯跟她说的是,关城收上来的税,到了京城才开始细分,马匹的关税交给苑马寺,剩下的商品交的税才分到户部。

怎么现在关口收一次商税,苑马寺还另外再收一遍?

关税之高,就已经将马贩子刮了一层油下来,再收一遍马头税,光是交税就已经让每匹马的成本多了七两银子的了。

再加上从关外收马的成本,朝鲁说的每匹马收购价格才二三两银子,成本是十两银子,看来城中其他几家马贩子给她的报价也不算离谱。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殷清瑶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决定亲自试试。明天就还按照殷老四原来的计划,带着商品到关外最近的集市上换皮子,到时候捎带换几匹马试试水。

关城很快就迎来黎明,早起照例是喝两碗羊乳和烧饼就咸菜,吃饱喝足,殷老四已经指挥脚夫将货物装上车。

他们带的东西比较多,不是赶一次集就能处理完的。客栈留了部分人手看守货物,其他人赶着车马,到关口登记交税。

出关之后大概又走了两刻钟,来到集市,殷清瑶大概扫了一眼,所谓的集市其实距离城墙很近,还有朝廷的官兵把手。

去集市上交换货物,需要再交一遍保护费,此处毕竟是关外,守将虽然派了兵将过来保护,但这也属于额外的任务,自然要收好处。不过收的没有关税多,按人头,一人半吊钱。

交了保护费之后,要是有鞑靼人过来烧杀抢掠,朝廷的兵将可保你的命。

也可以给商品交保护费,交了之后,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兵将们还会保你的商品,如果有损失,就由军营来承担。

殷清瑶觉得这样挺好,给想出这个点子的人点了个赞,一切都凭自愿,除了商人自己的保护费是强制交钱以外,商品可随本意,愿意交就交,不愿意交也没人强迫。

这叫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殷老四去安排摆摊,殷清瑶就在集市上溜达起来。

集市上的商品都很单一,从关内来的基本上就是生活必需品,茶叶、棉布、药材之类的,殷老四还带了盐巴,所有商品之中,盐是最容易出手的。

牧民们带来的最多的东西就是羊皮,现在还不到剃毛的时候,羊毛肯定是收不到的,就算收上来也是去年的旧毛,价格上就要往下压一压。

也有带了马匹来的,观察了一下,一匹马能换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朝鲁和乌兰赶着十来匹马过来,按照正常流程,跟殷老四换了些药材和盐,换了一口铁锅和一枚茶砖。

算下来,两匹马只能换一枚茶砖,两匹马换一口铁锅。盐就更不用说了,本身价格就贵,到这里,又交了很重的关税。

“你们是怎么进去关城的?”殷清瑶有点好奇,“关口把控得很严。”

朝鲁回道:“先买通收保护费的将领,给我们夫妻俩做了担保,到城门口登记造册之后,才能允许我们夫妻两个进城。但是我们没办法从关城里面带东西出来,所以生活用品还只能来这里置换。”

“只要有商旅,此处差不多三天一个集会,一次我也不能带太多马出来,只能先带来这些,实在是抱歉。”

殷清瑶摇头道:“无妨,等我先回去试试水,回信可能还得几天,你们先耐心等着吧。”

朝鲁和乌兰冲她行了个草原礼节,意为尊重,殷清瑶抱拳。

“一有消息,我立刻通知你们。”

早上的集市和午后的集市最热闹,早上的集市是住在附近的部族,一大早就过来了。午后都是距离远的部族,从早赶路一直到中午才到。换了需要的物资之后又急匆匆地往回赶。

所幸今天带出来的货物都处理干净了,换了皮子和马。

殷老四将换来的皮子装车,牵上置换来的马匹往回走。

再入关的时候,还需要登记带回来的货物。按照规定,一枚茶砖能换多少皮子,铁锅换多少都是朝廷定的范围,物价上还比较统一。

在朝廷规定的范围内,带回来的商品是免税的,但要是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将超出的范围交税。

这些事情不亲自经历一遍殷清瑶还真不太清楚。

至于他们从关外带回来的马,关口值守的将领只看了一眼,也没太当回事儿,毕竟什么时候都有不懂规矩的愣头青,见关外的马便宜,就换了马带回来自找麻烦。

“马到那边排队交税去。”

将领的语气不好不坏,殷清瑶哦了一声,牵着马走到另一边做记录的桌子前。

“我这些马怎么交税?”

做记录的经历抬眼数了数马的数量,在纸上写上总量,盖了个章,交给她,让她到另一边交钱。

殷清瑶揉揉鼻子,吹了一天风,鼻子有点干。她又哦了一声,拿着盖了章的纸去另一边重新排队交钱。

每匹马入关的关税是五十两银子,单是这十匹马就花了五十两银子。这还没完,交完钱之后,刚才给她盖章的经历提醒道:“拿着这张单子,到内城外边的苑马寺给马屁股上烙上编号,要不然,这些马你就是带进关内也没办法买卖。没有烙印的马匹视为偷盗军马,轻则砍头丧命,重则连累全家。”

旁边等着排队入关的商旅见她年轻,有人开口说道:“这位小公子第一次出关吧……别看关外的马匹便宜,你在这儿交一遍关税,到苑马寺再交一遍马头税,等给马烙印的时候还得交杂费,折腾一圈下来还不如直接买现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