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馊主意(2 / 2)

后来发现他心眼多,想什么事情,但嘴上不说,偏要通过各种方法让你猜他的心思,然后把他想要的东西送到他跟前。

比如现在,大猪就很开心,咧着嘴笑得开怀。

到底是小孩子,就是心眼多点儿,本性也不坏。

“我比你高!”

“哥哥走的比姐姐快!”

“我能够到门框!”

面对小猪的不断挑衅,大猪就只抱着殷清瑶的脑袋,理都不理他。

小样儿,还挺能沉得住气!

然后嘚瑟的小猪就撞到门框上了,然后,就只剩下他撕心裂肺的哭喊了……

而大猪正稳稳坐在殷清瑶的脖子上斜瞥他一眼。

邵云舒没带过孩子,没有经验,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才将小猪哄得不哭了。但是小猪脑袋上鼓起了一个大包。

忙出了一身汗的邵云舒求助的眼神看向殷清瑶。

殷清瑶跟邵毓宁对视一眼,都没忍住捧着肚子笑了起来。

哭得泪眼汪汪的小猪见大家都在笑,哭得更加伤心,鼻涕泡泡都冒出来了。殷清瑶将大猪放下来,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眼泪鼻涕。

“我给你做芝麻糖吃,不准再哭了。”

甜食容易坏牙,殷清瑶平时不让他们吃太多糖,但是小孩子天生爱吃甜,平时十天半个月才吃一次,一听有糖吃,小猪立刻就不哭了。

大猪凑过来拉住他的手说道:“弟弟你没事儿吧,我给你吹吹就不疼了。”

殷清瑶失笑道:“也有你的份儿。”

大猪脸上也挂上笑意。

“我磕着了,我得吃两块儿!”

“我是你哥,我也得吃两块儿。”

“那,我得吃三块儿!”

大猪再有心眼,到底也只是个两三岁的小娃娃,今年春上刚过了三岁,正是幼稚的年龄。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过来吵过去。

“不用再哄哄吗?”

殷清瑶抱起大猪塞给邵云舒,自己抱了一个往后院接着走。

“不用,一会儿就好了,连吃糖也都忘了。”

迈过后门,听见机杼声。

“这个院子是织布作坊,不过现在只有几台织布机,都是临近的人在干活,我在长平村那边专门盖了个场房,除了织布之外,还织一些毛线和羊毛衫,羊毛衫冬天穿在里面很暖和的。”

“这边是我七婶在打理,长平村那边是赵大郎家的大儿媳崔萍管着,崔萍是我们本村的姑娘,以前帮我管着养猪场和养鸡场。”

“那养猪场和养鸡场现在谁帮你管?”邵毓宁追问道,“一个姑娘家能管得过来吗?”

“可别小看姑娘家!”殷清瑶轻笑一声说道,“现在还是姑娘帮我管着养猪场和养鸡场呢!桥头有个杂货铺你看见了吧。”

“杂货铺刘婶子家有两个姑娘,大姑娘嫁给了隔壁客栈王家的三小子,应该是刚生了老二,头一个就是咱们回来时见过的那个小姑娘。”

“她家二姑娘现在帮我管着养猪场和养鸡场,刘婶子家还有个三小子,以前只会偷隔壁王家的鸡蛋吃,现在也能独当一面了,他们姐弟俩就把猪场和鸡舍的活儿都干了!”

“我们村能干的姑娘很多,能干的媳妇也不少。”

“这个院子酒肆储存桃子酒的地方。”还没靠近就能闻到浓郁的酒香味儿,“山上的果树都是李半瞎和李大壮两口子操心着,葡萄酒窖在山上,等有机会了带你们去看。”

从第二个院子出来,今年的瓜子还没收上来,第三个院子正在炒辣椒酱。辣椒的味道呛得人只想打喷嚏。

他们家用了很多人,她六叔七叔都给她家帮忙,但是老宅那边……一言难尽。

一起带回来的两封国子学的推荐信,这会儿反倒烫手了。低头看着在怀中玩手指的小猪和趴在邵云舒怀中到处看的大猪。

总不能把两个三岁大的小娃娃送到国子学读书吧……

晚饭还是很丰盛的,山村里没有夜生活,天色一黑基本上就洗漱睡觉了。一直缠着殷清瑶的邵毓宁也老老实实回到给她安排的房间休息了。

毕竟是她第一次出门,吃完饭就困得不行,直接回房间就睡了。殷清瑶把两封推荐信放在桌子上,看着信考虑了半晌。

直接给二房和三房,她心里是不太情愿的,但是几个堂兄弟人品还是很好的,不给又觉得不太合适。

思来想去,决定拿出一封推荐信给二舅家的大表哥李浩南,二舅和二舅娘这些年帮了她不少忙,这是其一。其二,大表哥念书很有天分,年龄也就比她大两岁,未来可期。

第三点,大舅对她很好,但是大舅舅没有子嗣。外公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心里肯定希望李家子孙也能光宗耀祖。

还剩下一封留给老宅,但是难的是分配。

二房三房有四个读书人,给谁都是问题。

太子抬举的是殷家,她总不好将两封信都给外姓的表兄,总得给自家人留一个名额。

想到脑仁儿疼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看来明天得征求一下她爹的意见。

对面的邵云舒从半开的窗户里看到她房间的灯灭了,朝里翻个身睡了。

第二天早上,殷清瑶起得最晚,她起来的时候,邵泽和邵云舒父子俩已经在门口对战半天了,府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围在门口看,就连山脚下的村民们也跑上来看热闹。

殷静娴躲在人群后面,伸长脖子往里看两眼转身就跑了。

回到老宅把看到的情形说了。

“他们在门口拿着刀剑打架,是真的刀剑,不是戏台子上的那种木剑,刷刷几下直晃眼睛!”

“他们没带人马吧?”

林氏最关心是人家会不会为了给李柔娘出气把她抓走。王氏虽然跟林氏吵了一架,但是有事儿没事儿还会往这边凑,反正她现在底气硬,也不怕林氏挤兑她。

一直沉默的殷巧手戳穿道:“早知道今天,你以前天天上蹿下跳,闹什么?”

“老头子,我可是为了咱这个家!”

林氏哑然,殷巧手哼了一声说道:“都歇歇吧,一天天的不嫌烦!老五两口子忠厚,这几年亏待过你们吗?以前都没苛待你们,现在把你们抓去能干什么?”

“你们几个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传出去让人笑话!”

林氏跟王氏对视一眼,殷巧手数落完她们两个,对着退在一边的殷静娴说道:“还不赶紧回去绣你的嫁妆!六月份的婚期,你的盖头绣好了吗?没事儿多去跟乐琪学学刺绣!别去了婆家还是这副德行!到时候给我和你娘丢脸!”

殷巧手毕竟是一家之主,他说的话,林氏不敢反驳,从框里摸出来一个鞋底子开始纳鞋底。

王氏回到自己的房间,看见屋子里摆着的已经落了灰的织布机,难得有心情坐在织布机前织了会儿布。

过了不大会儿,下地干活的男人们回来了,准确地说,是被殷老七押着下地干活的殷老二和殷老三扛着锄头回来了。

王氏就又没心情织布了,赶紧出去问问他们今天活干得怎么样,因为关系到一天的口粮。

昨天才下过雨,两人身上脚上到处都是泥,王氏赶紧打了水来,殷老二累得不想说话。一天没出屋门的崔氏也迎出来帮忙打水。

“还,还行吧。”

殷老三洗了手脸,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模样狼狈极了。

殷乐琪抱着孩子站在屋檐下哄孩子,可以说,老宅的一大家子人现在都靠五房养着,但是也不是白养。

想吃好吃的,穿好穿的,就必须劳动。

殷老二跟殷老三根本不敢说不去,因为,他们不去,就意味着一大家子人挨饿。不说别人,王氏跟崔氏头一个就得催着他们下地。

对付老宅,馊主意有时候更好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