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华浓阁(2 / 2)

“这几天,你们就在嬷嬷身边伺候吧。记住,不能怠慢。”

她对下人一向温和,很少这样严肃认真,茶梅和赤丹打起精神,态度恭敬。

“嬷嬷这边请。”

别看温素在殷清瑶面前客气,她在宫中地位不低,就连后宫的后妃见她也要客客气气的。

小姑娘挺有眼力。

心里又赞一声,温素福身告退。

殷清瑶又叹了口气,打算第二天就出门谈生意。

邵毓宁提前打听好的消息就派上用场了。

京城之中不多不少,一共三十六家胭脂铺,有一半是没有身份背景的普通胭脂铺,贩卖的都是些低端的胭脂水粉。

余下十八家,其中有十一家是商户,有没有给上头的人送过孝敬咱不知道,单从表面上看,商户经营,就算跟他们有竞争关系,以自己的身份,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最后八家,又分了几个等级。

先说处在金字塔顶端的头一家就是当今皇后娘娘的陪嫁,来自杭州府的温氏香粉铺,殷清瑶怀疑自己手里的方子是太子从皇后娘娘处得来的。

第二家是太子妃娘家杜家旗下的产业,阳春三月胭脂铺。

第三家背后的主家是庆云公主。

殷清瑶之所以有只做供货商的觉悟,完全是因为前三甲,她一个也惹不起,就现在来说,她虽然是皇帝亲封的长安郡主,但还是比不上杜家的背景,也比不上庆云公主和皇后娘娘的身份。

后面的几家大概也是此类情况,背靠着京城各路权贵,就算身份上不如她,但是她才刚刚被封为郡主,徒有名号,并无底蕴。

算下来,竟是一个也惹不起。

所以,她能做的就是将这几家胭脂铺的掌柜都约出来,推销一下自己的产品……

睡觉睡觉,不能想。

刚躺下,殷清瑶想起来温素。

太子殿下能将温素派来给她,说明此事他已经跟皇后娘娘打过招呼了,也就是说,前三甲之中的两家都没意见。

明天的事情应该会很顺利。

一夜无梦。

第二天清早,她刚收拾好,温素已经恭候多时了,并且像是已经知道她的打算,准备跟她一起出门。

殷清瑶的心放下一半,喊上邵毓宁,以后她要是不在京城,邵毓宁就是主要负责人,所以她必须参与全程。

殷清瑶现在是长安郡主,递上帖子,点名要见胭脂铺的掌柜,很容易就能见到人,甚至都不用她亲自上门。

各大胭脂铺的掌柜直接来到她指定的地点见她。

温氏胭脂铺的掌柜瞧见温素,立刻就明白了皇后娘娘的意思,有他带头,在殷清瑶展示了自己的产品之后,其他家就算有意见,此时也没意见了。

在验证了产品确实很不错之后,拿了些样品,只说回去跟家主商量之后再给答复。

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有这些产品,对方完全可以另起炉灶,跟他们抢生意。但是对方没这么做,是本着双赢,本着避免恶性竞争去的。

能多赚钱,自家没有理由拒绝。

殷清瑶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会在京城开一家专卖店,面向各个州府招代理商。诸位可以顺便问过主家,若是在各处有产业,也可以咨询代理。”

“以后不定时的还会有新品,咱们完全可以长期合作。”

来见她的掌柜都是在主家面前能说得上话的,一般情况下,都是跟主家签了身契的,主家要么给他们分红,要么给足够的酬金,反正待遇都是极好的。

为了以防有个别的跟主家不是一条心,殷清瑶还十分体贴地给每人塞了纸条,表面上是用荷包装起来的碎银。

等各位掌柜散开之后,看到里面的内容,保证生意不会有任何闪失。

她承诺给他们的价格是她承诺的九成,也就是从她这儿拿货,能避开主家,单拿一成的利润。

就算是衷心的老人,也是有私心的,她相信没有几个人能逃开利益的诱惑。

温素并不知道她的打算,但是全程观察,猜到荷包里有猫腻。

具体是什么猫腻,回头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这会儿她心里还只是好奇,瞧着耐心给邵毓宁解释的少女,目露赞赏。

温家胭脂铺的掌柜不敢藏私,回头就派人将纸条原封不动的送给她。

看到里面的内容,温素先是惊诧长安郡主的老成,然后如实地将听到看到的传信给太子殿下。

旁人不知道,她从小长在温家,生意场上的事情没少见。

温家在杭州府是首屈一指的富商。

早些年资助当今皇上南征北战,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温家雄厚的资金支持,是没有如今的天下的。

但是现今的温家并不如当年鼎盛,家族里的晚辈几乎没有成器的,偌大的产业缩水严重。

族内子弟各有各的心思。

温家仗着从龙之功,出了一个皇后,又仗着自己是太子母家,在杭州府大肆挥霍,看起来如日中天,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外家能帮上太子的地方太少,太子不得不另外寻找助力。

温家人看不清楚,皇后娘娘看不清楚,太子殿下看得很清楚,她也看得清楚。

所以愿意帮着殷清瑶。

且看着吧。

……

不出三日殷清瑶就收到了回复,这次来见她的除了各大胭脂铺的掌柜,还有家中当家做主的人。

温氏这边的代表就是温素,杜家来的是当家主母身边的嬷嬷,庆云公主怀有身孕,派来的也是身边的心腹。

其他身份不如她的,都是当家主母亲自来的。

这些夫人,殷清瑶在宴会上都见过,大家打过招呼之后,很爽利的签了合约。

然后就是商议最后的定价,供货等问题。

又过了四五日,京城之中各大胭脂铺几乎同时上了新品。

每个胭脂铺都有特定的群体,不出三日第一批产品就脱销了。

城外的作坊也开始加班加点赶工。

与此同时,邵毓宁看的铺子也差不多了,两人想来想去,决定给胭脂铺取个响亮的名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

“我们不如就叫华浓阁吧。”

两人一拍即合,风风火火地装修铺子,上货宣传又忙了一段时间。

有事情做,就只觉得时间过得快。

眨眼间三月初,少女们穿着各式的春装外出踏青。

殷清瑶也收到了殷老五和李柔娘到达京城的消息。

温素面前摆着一摞账本,左手翻了一页,右手的算盘打得飞快。

有她在,账目就没出过问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殷清瑶从来没有操心过账目,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放下手上的活,飞奔到城外等着。

从去年离京到现在,整整一年时间没见过家人了,她恨不得生出一对翅膀飞回去。

这两年商旅增多,城门口排队等着进城的商队排了长长一队,长到一眼看不到头。

殷清瑶等得没有耐心,飞马往前迎了迎。

半上午,远远看见车队打头的殷老四,再看队伍中间的马车,她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内心冲上去。

“四伯!”

殷老四抬头看到她,朝她挥手,指着后面的马车。

听到声音,殷老五掀开马车的帘子,他跟李柔娘还没反应过来,大猪和小猪已经冲出来,对着她伸出四条胳膊。

“大姐!我在这儿呢!”

大猪小猪二月二过了四岁生日,兄弟俩不仅长得一模一样,穿着一模一样的书院学生的长衫,头戴黑色方巾,腰侧还挂着一个小书包。

一看就是上了学了。

兄弟俩虽然长得像,殷清瑶还是从两人的微表情里判断出了哪个是大猪,哪个是小猪。

从马上跳下来,一把将大猪抱起来转了两圈放下,才去抱噘着嘴的小猪。

“爹,娘,我想死你们了!”

将小猪放下,她一把将准备从车厢里钻出来的李柔娘也抱起来转了两圈,吓得李柔娘一声惊呼。

“你这丫头,不在我们身边,怎么看起来更跳脱了?”

两只脚落在地上还觉得不踏实,李柔娘扶着马车,眼眶泛红地打量着她。

“快让娘看看你……”

“瘦了,也长高了。”

殷老五一个大老爷们儿在旁边看得也是鼻头一酸。

重逢是喜事儿,殷清瑶怕李柔娘哭,把话题转移到大猪和小猪身上,问道:“娘,乐章跟乐宁去学堂念书了?怎么这身打扮?”

既然已经开始启蒙了,就不能再大猪小猪地叫了,殷清瑶低头看着一人一条腿抱着自己的兄弟俩。

兄弟俩完全遗传了李柔娘的好样貌,生得白白嫩嫩的,小脸上稚气未脱,看起来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