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黄雀在后(2 / 2)

皇帝都被吓了一跳,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太子怎么了?快,传太医!快!”

宫殿之中一片混乱,连百官都没心思看热闹了,大家赶紧聚上前去,看太子的状况。

种彦谋清楚,这说不定又是太子在装神弄鬼,赶紧在混乱之中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太子晕倒,这就仿佛《红楼梦》里边贾宝玉砸玉一样,只要一发生,全家全天下都要对太子和贾宝玉服软。此事万试万灵,种彦谋可不想被太子当场拿乔,自然跑得远远的。

最终,廷议并没有因为太子的晕倒而停止。

种彦谋从高衙内那边打听到的消息说,太子被送走之后,是郓王坚持之下,皇帝和百官才继续廷议,很快就得到结果。

作为被擒拿的唯一罪魁祸首的常老爷,被判极刑,游街示众,送到菜市口活活剐了三千六百刀。

常老爷的党羽要么判了斩首,要么判了流放,都没有一个好结果。

除此之外,梁山的人被刑部开了海捕文书,其他贫民都被皇帝赦免,允许他们在种彦谋的庄上谋生。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太子是完完全全的输家,不仅名声扫地,而且失去了皇帝的圣眷,更连自己的幕僚都护不住,要被皇帝给清理彻查。

种彦谋在这场廷议里,被无端卷入。

好在他提前知道情况,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一句话给自己解了围,算是不得不失。

收获最大的,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郓王。

他只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推了一把,将廷议继续了下去,就结结实实地将太子一系,彻底打入深渊,再无翻身的可能。

要知道,只要廷议没有结束,最终没有形成结论,太子随时可能会翻案。

这也是太子在廷议当场装晕的目的。

而郓王则断了太子的所有念想,廷议甚至在太子缺席的条件下,形成了对太子极为不利的结论。

夺嫡之事,在宋朝并不多见,但也绝对不少见。

宋太宗是怎么关照他的侄儿和弟弟的?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祖宗都这个德行,还能指望子孙后代有多好吗?

要不是历代君王对此讳莫如深,说不定宋朝的夺嫡比满清时候还要激烈呢!

于是此消彼长之下,太子的权势跌到谷底,郓王的声势扶摇而上。虽然没有人提这个事儿,但是群臣百官心里都多了个心眼。

眼见得太子恐怕扶不起来了,而郓王则简在帝心,又颇多谋略,还曾经夺过状元,天生是读书人这一边的代表人物。

很多人都有点想法。

我儒家是不是可以借着郓王,更进一步?

至少可以彻底排除道教对皇帝的影响吧?

当今皇帝对于道教的偏爱,已经大大影响到朝政和苍生了呀!

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必须全面贯彻我儒家思想才对啊!

谈到道统的时候,儒家的人是从来不会死抱着立长立嫡的教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