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要造反吗?(1 / 2)

 我们经常说三观要相合,要不然话说不到一起去。

种彦谋深以为然。

在这个时代,如果三观不相合导致鸡同鸭讲,那最后往往会一拍两散,导致事业失败。

种彦谋现在手里这些人,如果说一个义字,大家毫无疑问。

但是论到忠字,那就很难说了。

古代对于“忠”这个字,研究得最为深入,分歧也最大。

有些人认为“忠”就必须“忠君”,有些人认为“忠”应该是忠于“大义”。然后这个“大义”又有“民族大义”,“国家大义”,“道统大义”等等……

从来这个“忠”字就没有统一过。

反正就鲁智深和徐宁心里可从来没有过忠君的想法,特别是鲁智深,一腔热血早凉了。忠君?那对不起,洒家的命宁可扔外面喂狗,也不要给狗皇帝拿去送。

徐宁是一种随大流的观念。他更加重视家庭和家人,对于效忠皇帝和朝廷,也并没有太大的执念。

林冲脑子有点轴,但是种彦谋巧妙地将皇帝和朝廷的立场分开,回避了他心中的纠结。

所以林冲也没有太大的触动,甚至还点点头说道:“朝廷之中奸臣太多,我们这些武人在朝廷中恐怕会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离远点也好,有陛下做靠山,天下到处都去得。”

吴法天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种彦谋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朝廷和皇帝根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

所谓童贯高俅他们把握朝纲,若是没有皇帝的允许,他们能把握朝纲吗?

所谓童贯高俅他们欺上瞒下,若不是皇帝懒政,他们能欺上瞒下吗?

皇帝一句话能够让蔡京去职抄家,一抬手能让王黼流放莽荒之地,一言一行都体现出皇帝对朝廷的控制力非常强。可以说,朝廷现在的病态,完全是皇帝一个人的问题。

忠于朝廷就是忠于皇帝,忠于皇帝便是忠于朝廷。

这个道理,吴法天知道得很清楚,而且明白种彦谋为什么要偷换概念,特意将皇帝和朝廷分裂开来。

他心里只能苦笑。

衙内看事情看得透彻,可怜几个武术师父被衙内给哄得团团转,怕是将来衙内要造反的时候,他们都会抄起家伙跟着上的吧?

不过……

吴法天心里有点忐忑不安。

衙内到底会做到什么程度?所谓的忠于大宋,到底是忠到什么程度?

虽然种彦谋口口声声将皇帝和朝廷分割开来,对朝廷大为鞭笞,却没怎么提皇帝的问题,听起来好像是忠于皇帝一般。

但是吴法天可是记得清楚,种彦谋到现在为止,可半句话都没提过要忠于皇帝啊。

吴法天是个聪明人,不会贸然点破这一点。

他将不安压在心底。

至少衙内不会把自己的打算随便说出口,这就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