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不可能啊(2 / 2)

……

“陆瑞峰,这一次南山汽车XH1车型的19英寸子午线轮胎选择的供应商是灵龙轮胎?”

一款车型涉及的供应商,单单一级供应商就至少有几百家。

如果把二级三级计算起来的话,这个数量只杀可以加一个零。

所以行业内自然很快都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传开了。

作为一款车型当中比较受到关注的轮胎,自然也是米其轮胎重点关注的对象。

“卜德凡,灵龙轮胎从来没有制作过这种大尺寸的轮胎,从南山汽车给我们报价的图纸来看,这个轮胎的性能比我们在华夏供应的其他产品都要高。

整个世界上,也许有那么几家供应商能够生产,但是这里面绝对没有灵龙轮胎。”

陆瑞峰作为米其轮胎的销售经理,对于国内的轮胎情况自然也是非常熟悉的。

虽然他不知道南山汽车这次为什么选择了一个不可能顺利制作出产品的供应商合作,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判断。

“他们那些采购不是总是叫喊着要从QCD最优的角度选择供应商吗?

灵龙轮胎除了在成本方面可能有优势,在质量和开发方面都不可能有优势的。

为什么他们还是选了他们?”

轮胎企业跟其他的零部件有所不同。

虽然国内的实力比不上国外,但是好歹还是有许多国内厂家在给各个客户供货。

毕竟除了轿车之外,各种卡车、面包车什么的,也是需要使用轮胎的。

这就给了国内轮胎企业一定的生存空间。

所以国内的轮胎企业数量,其实一点都不少。

当然了, 有些东西, 不是数量多了就代表技术强大。

华夏的汽车企业数量是世界最多的,但是技术呢?

“这个情况我也是觉得很奇怪,但是听说南山汽车这一次自己拿出了一些技术资料跟灵龙轮胎合作,还换了对方一定的股份。

我估计问题很可能就是出在这里面。”

不得不说,陆瑞峰这个猜测还是非常准确的。

南山汽车跟各个供应商的技术入股,也不是家家都搞得那么高调。

有些供应商的客户不仅仅是南山汽车,还跟行业内很多其他客户在合作。

这个时候你要是让大家都知道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是南山汽车,那么会不会对跟其他客户的合作产生一定影响呢?

结论几乎是必然的。

你又不是行业内独一无二的,我为什么要跟你合作?

这就像是国内的自主品牌,东北汽车的采购部,往往不会选择跟西风汽车旗下的零部件企业合作。

魔都汽车的产品,也是尽量不安装京都汽车旗下供应商的零件。

这个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各个公司采购部在选择合作供应商的时候,肯定是会考虑这些因素的。

这也是很正常的。

这就像是东洋汽车的供应商,主要是东洋企业。

高丽汽车的供应商,主要是高丽企业。

本质上都是一个道理。

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供应链被别人卡着。

“多留意一下这段时间灵龙轮胎的动静,免得到时候别他们打的措手不及!”

卜德凡暂时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能是先看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