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如人,试生产(2 / 2)

……

王连生回到家晚了些,但算着时间,还能赶上午饭。

见他进门,一向文静的红苓疾步迎了上去,一脸忧心问:“四叔,你下厂子了?我去给你打电话都没人接,小雨已经去单位找你了。”

王连生的自行车没停下,听了这话就道:“那是走岔劈了,我去找找她。”

一番折腾,等一家人凑齐吃晌午饭,已经快下午一点了。

王连生没和孩子们提单位的事,还询问了红苓下乡的情况,得知只是摘棉花,也就放了心。

国庆节过去,王连生正常上班,那件事像是没发生一样,没人再找他,单位的人明显也不知道,一切如常。

转眼,又过去半个月,海鲜加工厂的设备调试完毕,这一天启动试产,王连生自然一早就赶了过去,先去现代化的冷库里看了刚收来的一筐筐海鲜,然后被车子拖出去,直接送上流水生产线,出来之后,就是铁罐子包装的罐头,工人们再把成品罐头装箱打包,送进成品仓库,虽然是加工海鲜的车间,但卫生极好,除了一点淡淡的腥味儿,几乎没什么异味儿。

陈雄取了几听罐头,带着王连生和几位工作人员一起去了会客室,打开罐头后让几个人品尝:“尝一尝,这是最新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海鲜的鲜美和营养。重点是,经过加工后,保质期能够达到一年,出口到国外销售也完全不用担心。”

国内的市场还不成熟,消费有限,他们建这个厂子的最初,瞄准的就是国外市场。

王连生手下的刘岩看着罐子里有限的蛤喇暗暗咋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这么几个蛤喇,剥出肉来还不到一口吧。”

会议室里人不多,都安安静静的,刘岩虽然小声,但还是被所有人都听到了。

陈雄哈哈笑起来,道:“刘先生你不知道啦,外国人吃东西和国内不一样,他们偌大盘子里,一道菜也就摆一点,吃的是味道和营养啦。”

这个,王连生算是有发言权,他去海城时,连先生想带孩子们去吃西餐,王连生他们隔着大玻璃窗看了一眼,就拒绝了。无他,只因为那外国人的餐厅实在太坑人,老大一个盘子,就中间放一点点吃的。用小石头的话说,那点儿东西都不够他塞牙缝儿的。

王连生悄悄向陈雄打听了一下,给吓了一跳,西餐厅里那样一点点菜,就卖大几十块钱!不止是坑人,简直是抢钱!

王连生看了看罐头里的蛤喇,点点头道:“确实,能做两盘菜了。”

刘岩和张长荣都惊愕无比,陈雄又哈哈哈地笑起来。

试产之后,要正式投产还另选了吉日,华侨们信这个,到时候,不但连老先生要回来,还会带两位国外的老朋友过来。

老华侨的朋友,自然也是资产雄厚的,当地领导很重视,把接待对接工作交给了王连生的外联组,并特别嘱咐,一定要争取那两位的好感,能回乡投资当然最好,不能回乡投资,能捐点儿款,改善一下校舍、修一修路也挺好。

国家和老百姓都穷啊,也是没办法的事。

王连生忙得几乎没空回家,好在家里的秋收基本结束,大嫂赵二妮又回来了,主动揽过了照顾几个孩子的责任。

这天一早,王连生和孩子们都出了门,赵二妮牵了小石头送他去托儿所,自己拎着篮子去菜市场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