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银行业大地震!(2 / 2)

杨贤硕看着陈默的背影骂骂咧咧道:“阿西吧,一个臭大夏人而已,拽什么拽啊!!!”

“行长,你怎么不报警抓他?”

“你看我,还有那些保安被打成什么样了?”

女职员委屈道。

杨贤硕不耐烦道:“你行了啊!按照规定,那张支票是能给他兑的,闹大了,让别人知道我们银行不给外国客户兑支票,影响不好。”

女职员无奈只能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毕竟这事儿的确是她理亏。

当晚。

几大豪门和港府派出的代表连夜坐飞机到了阴阳国陈默的住所。

陈默抽了一根烟,语气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说道:

“所有在阴阳国的存款,全部取出!”

“理由实话实说即可。”

“明早就去办!”

“是!!!”

一大早,阴阳国排名第二的金融银行刚一开门。

几名黑衣人,带着大批的员工手持该行支票走了进来。

打听了一下来者的身份后。

这阵势,把小职员都给吓到了。

银行行长赶忙出来接待。

“什么?要……要把在本行的所有存款全部取出?”

金融银行的行长听到这话,脸都吓的一下子没有血色了!

港城四大豪门在本行的存款超过200亿!

如果全部取出,那简直就是金融灾难!

甚至会引发本行股票大崩盘,储户大逃亡现象出现!

这名行长用颤抖的声音道:“能……能为下为什么吗?”

为首的代表简单交代了下陈默兑换支票发生的事情。

“国士不可辱!大夏不可辱!”

“200亿,马上让人把钱全部取出!!!”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阴阳国其他十大银行。

一天!

仅仅用了一天!!!

阴阳国十大银行的现金存储明显下降,已经降到了安全线以下!

在这里说一下,现金储备。

最早的金匠银行家提供的是纯粹的“金币存放业务”,当储户将金币交给银行家时,银行家提供标准格式的收据,这些收据就是“银行券”,这些金币的“衍生物”逐渐成为社会交易的媒介,被称为货币。

此时的银行是处于完全储备金体系之下的,它随时可以将银行券兑换成金币。其主要收入就是储户缴纳的“托管费”。

久而久之,“聪明的”金匠银行家发现平时只有很少的储户前来要求将银行券兑换成金币,眼看着金窖里的黄金躺在那里睡大觉,银行家不禁心痒起来,如何才能“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呢?

社会上总有一些人急需用钱,于是银行家就告诉他们可以到银行来借钱,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再支付一些利息就可以了。

当借钱的人来到银行,银行家就用多开收据的办法,增发银行券来进行贷款,坐收利息。只要不增发得太过分,一般不会引起储户怀疑。长期的经验表明,增发大约100倍的银行券是安全的。

由于贷款利息收入是无中生有的意外之财,当然多多益善,于是银行家开始到处拉储户,为了吸引人,他们开始对原本收费的存放托管业务支付利息。

而到了现代社会,上述的“金币”就变成了现金。

阴阳国银行发行在市面上的货币,可能是几万亿,也可能是几十万亿。

可银行的现金储备,却是很少很少。

陈默派来的这些人,一开口,几乎是要取出这些银行所有的现金储备!

一旦这些储备被取完了,那些增发出去的“银行券”的价值就会产生暴跌!

客户会害怕银行破产,或者无法兑现自己的存款,从而进行恐慌性的兑现行动!

一旦引发了那种连锁效应,银行就会元气大伤!

声誉,信用,客户数量等等一切重要的东西,将会瀑布式下降!!!

当天,已经十几年没在一起开过会的十大银行总行负责人从世界各地赶回国,召开紧急会议。

“大夏这次派的人预计要取3000亿的现金!这可怎么办啊?”

“银行今天的储备金已经全部用完,来取款的客户拿不到钱都在怀疑银行是不是要破产了。”

“我们银行也撑不住了,已经开始有客户闹事,要求我们必须兑钱了。”

“港府那边今天跟我接触,要单方面断掉合作!要知道我们是好不容易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把业务打如港城的!这可如何是好?”

“……”

一个接一个的噩耗传出。

阴阳国财政司司首金先秀一脸铁青的怒吼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3000亿的现金储备一旦真的被全部取走,是会产生金融动荡的!!!”

“阴阳国的银行业,金融业,股市会产生崩塌效应,后果难以估量!!!”

“阿西吧,谁能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