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章 结识郡王(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不用东昌郡王开口,李乙丑就已经知道他想要问什么了。

“郡王可是要问起那道直冲天际的光柱?”

“那道光柱光华夺目,以本王之见识尚且不知为何物……”

在逃离鞑子大营之时,李乙丑曾用强光给众人指路。那道强光到底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清楚。东昌郡王也曾派人在私下里问过几个盐贩子,盐贩子们也是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李乙丑曾经得到过仙人的指点,那道光柱就是仙家的法宝放出的光辉。

终究是大明朝的郡王,见识和阅历比寻常的市井小民要广博很多,所以东昌郡王并不怎么相信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奈何那道光柱实在是太神奇也太古怪了,超出了正常的认知范畴,所以才专门问起。

李乙丑当然不会说那是灶君大神给的“宝贝”,却又想不出其他的说辞,马上就支支吾吾起来:“这个……”

东昌郡王是何等精明之人,一看李乙丑的神色就知道此事不方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提起。

随着一声轻咳,那几个随从马上退到十几步之外,东昌郡王这才笑呵呵的说道:”左右已无乱耳之人,可以说说是怎么回事了吧?”

和家里的那个抽屉以及和苏子朋有关的一切,都是李乙丑最大的秘密,是万万不敢对人提起的,奈何东昌郡王揪住此事不放,又不能不说,也只好再次搬出夜梦仙人的那一套陈词滥调来敷衍塞责一番:“在扬州之时,偶作一梦,梦中有位白袍白须的仙人,说是于我有缘……”

夜梦仙人这种说法,糊弄一下寻常的市井小民还可以,却未必能让东昌郡王全然相信。奈何那道光柱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而且远远超越了大明朝的科技水准,便是见多识广的东昌郡王也完全不能理解。虽然未必全信,却也只能朝着鬼神玄说那个层面去想了。

神佛仙人终究太过于虚无缥缈,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奈何类似的说法已经传承了千年,在不能证实的情况也无法证伪。对于这种“怪力乱神”的说法,就算是圣人也只能采用“子不语”的态度来尽量少数。

贯穿整个大明朝,尤其是在皇室当中,崇佛信道崇尚炼丹已经成为风潮,虽然大多是些蒙骗世人的神棍,也曾经出现过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亲眼目睹了那道强光之后,连素来不怎么信奉鬼神的东昌郡王也开始动摇了。

难道说世间真有鬼神?

本着不可全信也不能不信的想法,暂时取信了李乙丑的说法,虽然百般不解,还是做出一副豁达的态度:“如李壮士这般忠勇仁义之世,便是有些奇遇也不算甚么,你那个能发出强光的物件能不能取出给本王看看?”

把强光电击器从贴身处取出来给东昌郡王观看,奇怪的是反复按下那个按钮却再也发不出强烈的光芒。

这当然是因为电击器电量不足的缘故,但是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电量”的李乙丑却恰到好处的给出了一个让东昌郡王非常满意的解释:“想来是王爷洪福齐天,本不该有此劫难,所以仙人才会假借小民只名出手相助。既然王爷已经脱困,法宝也就失去了效力。仔细想来,冥冥之中早有天意。”

没有了电量储存的电击器,还不如烧火棍更加管用,而这个说法却让东昌郡王非常得意。

无论李乙丑如何忠义无双,终究只是个市井小民,不值得仙人垂青。也只有皇家宗室太祖子孙是有如此的福缘,才能享受被仙人暗中保护的“待遇”。想来天上的仙人早就窥破了天机,知道自己要有一劫,所以才专门假借李乙丑之手来拯救。自己脱险之后,法宝也就失去效力,分明就是天意。

这是唯一能够说的通的解释了。

既然一切都是天意,也就无需再深究下去,东昌郡王笑问道:”李壮士此去,有何打算?”

“此次经历实是惊险万分,仰赖郡王洪福,从鞑子处抢了些银钱回来,回去之后准备买个店面,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也就是了。”

利用从鞑子处抢来的银钱过安安稳稳的日子,果然是一般市井小民的想法。

东昌郡王微微一笑,从贴身的内兜中取出一方黑色的物件,塞到李乙丑手中:“此物乃是宪宗纯皇帝御赐之物,今日便赏于你了。”

这是一块燕回头的玉佩,只是色泽黝黑,看起来好似是用朽木雕琢而成,捏在手里分量却十分沉重,分明就是上等的墨玉。

“这……宪宗纯皇帝御用之物,小民怎敢……”

听着李乙丑的推脱之词,东昌郡王哈哈一笑:“难得你也知道这是皇家御用之物,足见忠诚之心。本王赏赐于你的就好好拿着吧,有此物在手,当知道皇家威严,有些当说或者不当说的,也就不要四处宣扬了。”

东昌郡王毕竟是皇亲国戚,在鞑子营中所受的那些屈辱若是被别人知道了,实在有损皇家颜面。之所以把这块墨色的玉佩送给李乙丑,其实就是在提醒他不要乱说话,尤其是那些对东昌郡王不利的话语更是不能提起。

李乙丑马上就领会了这一层意思,赶紧把玉佩贴身收藏起来,面色郑重的说道:“小民知道轻重,王爷且放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