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肉磨房(6)(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真是惊心动魄啊,别说让我提刀上阵了,光是这么远远的看着,就已经唬的两腿酥软了。”

“传说中,那清兵凶狠赛过虎狼,我扬州荡虏雄卒乃是铁军,今日亲眼目的此旷古未闻之激烈大战,方知何为天下第一。”

“那八旗兽兵纵横大半个天下,以无敌自居,今日也要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雄兵。”

“针锋相对,狭路相逢,血勇之心尽在这扬州城下,有万千敢战之兵护卫我扬州,百万父老可以安心了!”

交口称赞声中,知府任民育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儿:“说什么针锋相对?列为父老恐怕还不知道吧?此一战,李荡虏只出动了两个营,便打的清兵狼奔豕突跪地请降……”

两个营?

荡虏军的建置之下,有十几个营之多,算上抽调为山东的那部分,差不多应该有二十个营了吧?只用了一成兵力就打的清兵丢盔弃甲,扬州一战的胜负之数已经可以估计得出来了。

更何况还有扬州本地的守军和史督师的本部人马,有了这些武力保证,所谓的清军不过是一场笑话。

“好了,好了,大战方歇,尚有许多繁琐军务需要处理,列位父老且先回到城中,把我军大捷的好消息宣之于众,也好让满城百姓睡个安稳觉。”

观战的百姓纷纷退去,知府任民育笑呵呵的目送众人远离之后,马上急急忙忙的找到了李乙丑,无比关切的问道:“李荡虏,此战如何?我军折损多少?”

所谓的大捷,所谓的辉煌大胜云云,只不过是说给那些老百姓的安心话语,事实如何,任民育并不是很清楚。

虽是文官,但最基本的道理却也明白的很:胜负之数,不能全看一时的进退。清军虽然暂时退下去了,根本不代表战斗的结束,这仅仅只是战斗间歇而已。清军势大,虽然未必有传言中的三十万之众,十几二十万应该还是有的。虽遭小挫,却没有伤筋动骨,而且今天的战斗当中,全都是新近投靠过去的汉军在打,清军主力的八旗战兵至今没有出场,很难说今日的小胜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就算荡虏军真的是天兵天将,终究数量有限。荡虏军的总兵力摆在这里,只有一万大几不到两万的样子。李乙丑可以自由调动的野战力量应该不会超过一万二千,就算是可以再抽调一些过来,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浮动。

一万二对二十万,就算是一头猪,也能估计出哪边的胜算更大了。

所谓的只出动了两个营,完全就是蒙人。

挡在最前面的战兵确实是两个营,但弩兵和炮兵就不算了么?前后左右支援策应的就不算了么?

根据任民育的估计,在这一战当中,李乙丑至少也动用了他一半的价低,直接用在这片战场上的兵力绝对不会少于五个营。

李乙丑的回答证实了任知府的预想:“具体数字还无从得知,但战损肯定不小。如果可能的话,烦劳任大人想方设法的抽调些精干人手出来,我也好再抽调些兵力填补战损。”

才打了一天,李乙丑就要抽调兵力,足以说明战斗的艰难。

任民育的心往下一沉,旋即问道:“可还有什么需求?本府定然竭力相助。”

“组织民夫吧,能组织多少算多少,从今日的战斗来看,城外的阵地恐怕守不了很久,退入城中凭城死守是迟早的事情。”

纵深达三十里的城外防线,虽说在开战之初就丢了三分之一,可这不是还有荡虏强兵的么?不是还有李乙丑守住了内层么?现在就动员民众为守城做准备,是不是太着急了些?会不会引起民心浮动?

李乙丑笑了笑:“任大人多虑了,城外阵地的意义在于消耗,我会尽可能的给多铎放血。但迟早会退入城中。一来是因为扬州城防坚固,二来是因为……任大人也知道我荡虏军的兵力不多,不宜散布在广大区域之内。说实话,我对史大人的侧翼很不放心。如果前几日他们打的好……其实也不需要多大的胜利,只要能拖住清军就足够了。但他们败退下来的太早,我才不得不以主力迎敌,为的就是提振军心民心。眼下这种局面若是他们支撑不住引起溃败,还不如主动收缩,把有限的兵力集中起来。”

“我说的入城只是一个打算,眼下还没有这方面的动作,但任知府一定要心中有数早做准备。决战之地就在扬州城下!”

“本官已然明白,只是……李荡虏你给我透个实底,这扬州城到底……到底……”

“任大人是想问这扬州到底能不能守住是吧?”

“这个……”任民育似乎不愿意承认自己心底的悲观,和李乙丑对视一眼,四目相对之时,轻轻的点了点头:“正是此意。”

李乙丑笑着伸出一个巴掌,屈起大拇指亮出其余四指,在任民育的面前反复两下:“八成,我有八成的把握守住扬州。”

自古兵凶战危,若有六成胜算已是不错,李乙丑张口就说了个八成,如此乐观的估计让任民育都有点怀疑了。

眼下打的这么惨,清军的主力还没有上阵,李乙丑哪来这么高的把握?

“李荡虏,任某非是那听风就是雨的市井小民,你也不必刻意瞒我。我之所以问起,并非是因个人的荣辱得失。实不相瞒李荡虏,本官早已做好于扬州共存亡的准备,连遗书都写好了。若是你真的守不住扬州,本府最多也就是效一效大行皇帝之烈,以身殉了扬州也就是了。只是这合城八十万百姓,需早做准备。若你无有多少把握,就需考虑一下疏散民众去往江南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