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 情书(2 / 2)

记得有一个对名导的采访,他在其中就说,他母亲就从没有限制过他看任何限制级的电影跟书,他母亲说那些东西不会教坏他,不会让他变得怎么样,而社会新闻才会。

这个还是要看孩子的心性,有的孩子心性差一点,那确实少接触这种东西会好,免得受影响,但年年岁岁不会。

他俩从小看书,而且接触过很多事情,另外他俩的心性要比同龄人,甚至比他们大很多的孩子都成熟的多。

江陶也会接触到一些孩子,朋友的、家人的,发现他们都还是孩子的样子,可年年岁岁是那种外表确实是孩子样,但内心却都相当坚定清醒。

有时候他们清醒的认知让江陶大为惊讶,她反正在他们这个年龄并没有他们的心性。

两个人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年年打算主攻计算机网络这一块儿,而岁岁则想考电影戏剧方面的院校。

年年岁岁两个人都已经能够挣钱,自己养活自己了。

年年是通过网络接单,而岁岁则是写小说。

江陶也通过写作挣过钱,她写过博客,做过自媒体,算是妥妥的斜杠青年。

体制内很稳定,可就是太过稳定了,会让人有种一眼就望到了几十年后的感觉,江陶不太喜欢。

因此她一边享受着体制内的稳定,另一边又在积极的创业,为自己增加机会。

毕竟体制内也不是全然的稳定,以前人们信奉铁饭碗,但没想到一夜之间,下岗潮到来,多少人的铁饭碗都碎了。

江陶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高速路口收费站取消,那些人都崩溃了,他们几十年都在这里工作,没有任何其他技能,不知道以后还能去干什么。

可命运就是这样,不会提前跟你打招呼,因此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给自己留有其他退路。

不过人也不会轻易被打倒,当年下岗的那批人,上有老下有小,但都还是熬了过来,也都把孩子供了出来。

江陶有一个亲戚就是当年下岗的一员,她天天早晨起来卖煎饼,她丈夫在外做劳力,两个人也过下来了。

不过也有过得惨的,就是不能病,不能出事,要不然家里瞬间倒塌。

江陶开过服装店,开过奶茶店,开过甜品店,开过饰品店,她自己还在自媒体做公众号,做UP主,做美食以及偶尔会分享一下护肤、人生感悟等等。

人们都说她很拼,其实当时她更拼,白天要上班,她上班并不轻松,有时候还需要出差,已经跟一些大佬打交道,情商智商反应力都得实时在线。

这个间隙,她通常会整理出来自己的素材发到号上。

下班休息,她需要去管理自己的店铺,查账。

最忙的时候,连续两三天都无法睡觉,好在她身体不错,又有一套自己的养生功法,这才扛了下来。

因此想要成功,首先就是身体要好,身体好了精神会好,精神足也会让情绪更加的稳定,工作效率更高。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反过来如果一旦进入恶性循环,那就很麻烦了。

身体不好,导致精神不好,精神不好,导致工作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