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兵者诡道也(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第四连两百多人没有停顿,利用战马的高速冲击力撞散敌群,朝管大年的屁股追了上去,敌人的主力部队被彻底赶出了大水泡。

啊——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惨叫声,正北方突然人仰马翻,管大年的前锋第一队两百多骑眨眼之间少了一大半。

烟尘还未散尽,里面冲出一匹白色宝马,上面端坐一员青年小将,右手倒提一杆鎏金长枪,正是李宪匹马单枪挡住了去路!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今日专门捉拿叛徒管大年。不想给他陪葬的就地放下兵器和战马散开,想死的尽管上来,追魂枪李宪在此恭候多时了!”

原来,李宪最头痛的就是手里兵力太少,尤其是能够冲锋陷阵的人太少。用人少包围人多的一方,如果是后世的机枪连还说得过去,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实在是无计可施。

可是,当李宪看见女兵连帐篷的一瞬间,然后联想到大水泡的独特之处,顿时让他找到了集中兵力的办法。

让女兵连全身都罩住,然后隔水列阵,黎明前的一刹那,任何人在惊慌失措的时候,都不可能去冲击一支严阵以待的骑兵方阵。

整个西面只需要一百零三名女兵就能够守住,李宪脑海中的战术思路瞬间开阔起来,随即又想到了自己手里的一千多匹战马。

女兵连是第一个疑兵之计,祁三郎和王节率领护旗队,驱赶一千多匹战马连夜绕出去四十里,在西南方向来回狂奔。天色大亮之前谁也搞不清楚究竟怎么回事,这是第二个疑兵之计。

此后,张彦从东面杀过来,阎方从东南杀过来,那就是货真价实的能战之兵,四百多人集中在两个方向,同时突袭水泡东岸的狭长地带,瞬间出现了局部的兵力优势。

在此之前,李宪命令阎方和张彦两个连,在北面挖了四条深度五十厘米,宽度两米的长沟。

整个战局完全按照李宪的设想进行,张彦和阎方两路夹击,一个照面就击溃了管大年的后卫一百多骑。

管大年的前锋两百多骑夺路而走,结果全部栽进了三条大沟之中,当场折损一百多人。

战局发展到这一步,李宪终于扭转了兵力不足的劣势,而且还占有强大的心理优势。

正因为如此,李宪匹马单枪冲出来大喝一声,从心理上瓦解管大年所部不坚定的分子,顿时有一百多人放弃抵抗。

到现在为止,事实上战斗已经接近尾声。

管大年和他身边的核心力量一百多人,已经被张彦和阎方的四百多人包围了,现在是比敌人多出四倍的兵力优势。

最要命的是,阎方果然是左右开弓,端坐在马背上不用圈马掉头,一会儿左手持弓,一会儿右手持弓,箭矢乱飞的确例不虚发,冲击最厉害的家伙全部被射落马下。

战士们趁此机会一阵乱箭之后,管大年被射成刺猬。

主将一死,军心崩溃,战斗彻底结束。

回头再说女兵连。

张彦把敌人的后卫截下来,再加上阎方所部一冲而过,顿时彻底打散了敌人的阵型。

牟长霞抓住时机低吼一声,女兵连绕过水泡杀了过来,整个过程再无一人出声儿,谁也不知道这一群人究竟什么来路。

不对,正确的说法是:女兵连绕过水泡,催动战马用最快的速度冲了过来。仅仅是向前猛冲,根本没杀一个人。

但是一百多人手里都有单刀,而且还舞成一团刀花,看上去寒光闪闪。就算没有杀人,谁敢保证自己的脑袋比单刀更硬?不吓死好多人都怪了。

被张彦和阎方所部冲得胆战心惊的管大年后卫,一看第三支突袭部队杀进来,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可力敌的古怪狼牙棒。

张彦率先杀入敌群,的确发挥了极大威慑力,而且还在继续发挥作用。

能冲出去的早跑了,一看冲不去的家伙,干脆把手里的兵器一扔,然后下马跪在地上,直接向女兵连投降了。

牟长霞单刀往下虚劈,一百多姑娘们策马构成一个包围圈,看住了所有俘虏,当然还有数百妇孺。

晕头转向往南逃出去的数十人,那更是死得冤枉。

祁三郎和王节带领护旗队一共也就十八个人,但是他们前面是一千多匹战马,那比一百多人可威风多了。

像无头苍蝇一般乱闯的数十骑,顿时被狂奔的马群迎头撞翻在地,是不是被踏成肉泥了,现在还没人去看。

起源于一连串阴谋诡计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乱战,真正战斗的持续时间,还不到十分钟就戛然而止。

李宪策马绕过三条沟过来的时候,阎方飞身下马拜倒在地:“公子真乃孙武复生,诸葛在世,阎某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这是干什么?哪有获胜的将军当磕头虫的?赶紧起来!”李宪伸手虚扶,同时有所指的高声说道:“自古邪不胜正,再凶残的匪徒,永远不是铁血战士的对手,叛逆之徒绝没有好下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