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查宝剑,李宪破法术(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现在是春季,地面是冻土层,下面正好开挖地道。目前牟长霞已经彻底接管清风楼的事务,邹吉都奉命过去坐镇了。李宪希望尽快完成初步工作,勘定地道的走向,确定地道开挖的深度。

青城庄园的事情,才是李宪未来战略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挖掘地道没有走向正轨之前,李宪不可能离开汴梁城,继续和各方面周旋就成为必然。

李宪在城内张牙舞爪搞七搞八,就是要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让朝中上下没有精力过问城外的事情。

对于李宪来说,目前就是在打仗。只不过作战的目标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挖地道,给未来的敌人挖掘坟墓。

不仅仅是挖掘地道,还需要偷东西,也就是从老鸨巷口的军器所偷硫磺、芒硝,然后配制炸药。不然的话,仅仅有地道还是不行的。

这些事情只有李宪才明白,而且根本没有办法解释清楚。

自家公子要和敌人玩游戏,萧芸娘、牟长霞、薛沁儿只能苦笑着摇摇头,然后把地下密室的姑娘们都放出来回房去睡觉。反正现在也颠倒了,白天睡觉,晚上办事。

李宪没有睡觉,孔三槐死了还没安葬。今天上午就是要运出城去安葬。

不仅要运出城去安葬,而且从戴楼门出去的时候,还要广而告之:有人偷袭清风楼,造成无数人死伤。

最悲痛的人就是安九娘、张廷飙等人,他们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心理上不能接受。

李宪是这样说的:“江湖是个大漩涡,一脚踏进去就会身不由己。我们蔚州一仗打下来,一万多兄弟都躺下了。我们可以悲痛,但不能在脸上,应该埋在心里,憋足了劲给他们报仇。你们是暗中行动的人,这次安葬都不准出去。”

安九娘、张廷飙等人没有露面,卜辙带领十多人忙活到中午,总算草草安葬了孔三槐,李宪终于有时间睡一觉,可是伸手抓起捡来的长剑,他又睡不着了。

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端详长剑,女儿飞凤腰插两把左轮手枪坐在床边,据说要保护爹爹啥的,李宪只好一笑了之。

这是王文卿被达奚虎震飞的那把长剑,李宪脑海中总出现三股火焰把人烧成灰烬的那一幕。

拧下剑柄,李宪才发现长剑里面有三个小孔并列,难怪这把剑比一般的长剑宽得多,剑刃起码都有三指宽,一指厚。

经过仔细推敲,李宪终于发现机关在剑锷和剑柄里面。

剑锷也比普通长剑大一倍,里面有三个舱室。一个储存硫磺和芒硝,一个储存的是云母粉,这都在预料之中。但是第三个舱室就有些问题了,而且让李宪大吃一惊。

汽油!第三个舱室里面的东西,竟然是汽油的气味!

这当然不是后世那种精炼的汽油,而且也不是流体,而是一种膏药状的东西。

这个年月的道士炼丹,并没有一定之规。凡是天然生成的材料,他们都会弄回来炼制一番,希望能够找到长生不老药,甚至希望炼制出白日飞升的神药。

李宪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凝固******!

浓缩的汽油燃烧起来可以焚毁一切,难怪长剑喷出一股浓烟,而且能够把一具尸体烧成灰烬。

好在神霄宫的道士首次提出了石油这个概念,还不知道其中的诀窍,更不知道人世间八百年后今后会出现凝固******。

李宪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判断:“不是他们不知道凝固******,而是石油的数量太少,能够蒸馏出来的汽油太少,所以数量应该不多。”

有了这个发现,李宪终于明白王文卿为何能够糊弄全天下了。凝固汽油可以让一块石头燃烧起来,最后变成一堆粉末,在这个年代只有神仙才能办到。

这个年代的石油很难找到,溢出地面的石油数量也不多,只有陕西、甘肃、新疆那边才有大量产出。

李宪有些懊恼:“老子犯了一个常识错误,宋朝已经有了猛火油柜这种喷火兵器,说明军器所储备了一定量的石油。与其后来让金国女真鞑子得到,还不如尽快偷出来为我所用。”

这个念头一发而不可收拾,李宪迷迷糊糊之中还在紧张谋划,如何才能把石油偷出来,然后应该如何提炼石油。

要想偷石油,首先就要搞清楚石油储存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能设想偷盗的方法和运走的方式。

等到李宪一觉睡醒,已经到了下午快天黑的时候,他才发现眼前的问题还没解决,无论要偷什么都只能退后一步。

想到这个新的难题,他只能抛开一切全力应付,根本没有机会考虑什么石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