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狭路相逢(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即便如此,李宪还是施展阴谋诡计,把荼毒乡里、里通外国的姬家庄给灭了。后来和完颜京达成暂时谅解,放过了败类宋其愈、吴幵,但是姬家庄主姬长生被卜老大斩首,整个姬家庄被彻底摧毁。

李宪为了打破金国弄出“自治区”的阴谋,让卜家三兄弟在姬家庄故址重建卜家庄,宋其愈和吴幵失去了姬家庄这个教育基地,无法继续培养“通金卖国人才”,只能南下寻找新的地盘。

宋其愈和吴幵在栾城侥幸逃过一劫,终于明白了“秀才遇到兵,基本是送命”的道理,所以开始勾结朝廷之中的蔡攸、李邦彦、张邦昌等人,拿到了组建一支乡兵的“许可证”。

程兆铭,是理学鼓吹者程颐的后人,和姬长生、宋其愈、吴幵(奸)是莫逆之交。

听说姬长生被人灭族,程颐耗费一辈子心血的理学文稿被付之一炬,程兆铭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没有枪杆子,“男人卖国,女人裹脚”的理学原理,肯定是推行不下去的。

程兆铭因为是大世家出身,而且程颐的学生爪牙遍布朝廷上下,经过一番运作,很快就把阳武县乡兵指挥这个职位抓到手中,同时筹备建立封丘书院。

没想到眨眼之间,一个叫做李长生的家伙诡称什么半仙,在东京汴梁城声名鹊起,引起了东京汴梁城周边的极大注意。

经过一番活动,吴幵重新在朝廷里面弄到了一个“给事中”的名头。给事中,叫做“寄禄官”,也就是有官阶,却没有位置,也就是拿钱不干活的意思。

比如说给你一个公安局副局长的级别,却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公安局,你自然就没有地方上班,和后世的“享受副处级待遇、享受厅局级待遇”差不多。

给事中还不一样,实际上应该是“给事——中”的意思。也就是说:朝廷正在想办法给你一个差事的过程中,你先拿这个差事的俸禄,在家等候着消息。

“给你一个差事的过程”,相当于后世“研究研究”的过程。究竟应该如何研究,作为当事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传承几千年的官场潜规则,不说大家都懂。

吴幵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朝廷会如何研究,而且知道“最能够研究”的人就是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相当于后世的中央组织部长,专门负责干部任免。

吏部尚书王时雍,和宋其愈是一丘之貉,这座桥梁是现成的。

新年节下,学生给老师拜年,这是常识。所以吴幵收拾一番,就进京给老师王时雍拜年。

吴幵家族是滁州全椒的一个阀门世家,累世为官,门第高贵。房舍数百重,家资亿万贯。

吴幵在栾城驿亭镇见过李宪,而且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半个月前发生的事情绝对没有忘记。

李宪连续在朝廷组织的活动中现身,作为吏部尚书王时雍临时跟班的吴幵,自然看见了李宪。

“此僚并非什么半仙,其实就是把姬长生灭族的刽子手。如果不是金国特使出面协调,学生和宋齐愈大人就差点儿被他杀害。”吴幵私底下对王时雍如是说。

吏部尚书王时雍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基本情况老夫很清楚,据说李半仙不日要西去。你们作为故人,难道不应该招待一番吗?”

吴幵心领神会,顿时快马加鞭赶到阳武县,和宋其愈、程兆铭通报了京城发生的事情,然后撒出密探寻找要招待的客人。

李宪的八辆古怪马车离开汴梁城,这是无法隐蔽的。虽然他在凌晨骗开城门离去,实际上是欲盖弥彰,程兆铭的探子很快就接到消息。

阳武县乡兵处于草创阶段,班底都是程家的护院家丁,然后招收了一批流民,聘请了十几个教头,拉起了一个乡兵营的架子,包括一百八十人的骑兵、三百六十人的步兵。

报仇雪恨,刻不容缓。

程兆铭亲自带兵,吴幵担任临时监军,出动了一百二十个骑兵,两百步兵,合计三百二十人。

李宪和裴鸾娇带领卜辙的铁卫队九十六人,向南绕了一个大圈子,终于出现在黑衣人的身后。

恰在此时,西北方向出现一支军队。不错,就是一支军队。前面一百多骑兵打头阵,后面紧跟着两百步兵,全都是头戴范阳帽,身穿皮甲,手中全都是制式斩马刀。

身后突然出现一只朝廷军队,这不是个小事情。这里还属于东京汴梁城的外围,出现朝廷军队也很正常。

这支军队的目的是什么,李宪可不敢马虎,所以带着裴鸾娇亲自上前抵近侦察。

不是冤家不聚头,竟然被李宪看见了上次被迫放弃的吴幵。

看见吴幵的一刹那,李宪顿时明白了很多事情,对于自己这一次的西行之路,开始担心起来。

李宪沉思不语,裴鸾娇这个疯丫头已经沉不住气了:“公子,他们的前锋马上要和我们碰头,现在怎么办?”

李宪冷哼一声:“传令卜辙兵分两路,一战冲垮对方,把两个领头的家伙给老子抓起来,然后审问他们究竟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