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童贯出兵(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陶三春和花子明并不是胡乱出兵,而是按照泽州团练使童贯大人的约定期限,准时赶到了扎营地点。

根据童贯大人的军令,陶三春和花子明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在三官寨西面五里扎下大营,彻底堵住五尺栈道就算大功一件。

正因为如此,陶三春和花子明看见李宪带兵迎敌,仅仅是让骑兵列阵,并没有派兵出战。如果不是裴鸾娇抓走了金锤太岁文老四,六百骑兵根本就不会挪窝。

童贯的目的并不难猜,是想用一群上不得台面的土匪,挡住五尺栈道向西的通道,为全歼三官寨创造条件,用心何其毒也。

萧芸娘知道童贯的目的,但她同样有自己的目的,就是用这群土匪拖住李宪。李宪虽然在宋军面前经常出昏招,但是面对土匪却没有这个心理障碍,而且肯定妙计迭出。

萧芸娘的作战部署,裴鸾娇当然一清二楚,而且她就是奉命过来监视李宪的,也算是飞狐军里面第一次派出监军。

这个监军非同小可,因为她是监督最高统帅,这也算是开天辟地的奇葩事件,目的就是免得李宪利用自己的崇高地位瞎胡闹。

李宪并不是一个喜欢瞎胡闹的人,可是他一碰到宋军就手足无措,随时会把所有人置于险境,四头母老虎心里再明白不过了。

萧芸娘做出如此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让牟长霞或者薛沁儿过来,估计李宪三句话就让她俩倒戈投降了。

唯有裴鸾娇从来不害怕李宪,而且敢于和李宪唱对台戏,也是目前飞狐军里面唯一一个最喜欢看李宪吃瘪的人。

裴鸾娇冲出阵去抓回来一个人,当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执行萧芸娘的另外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和李宪无关,他的任务就是要把陶三春和花子明吸引过来。

如果按照萧芸娘的军令,应该把陶三春和花子明吸引到三官寨山脚大营门口才对,否则就要“违令者斩”了。

李宪目前有些哭笑不得,正在自己和自己发脾气:“******,老子这下完蛋了。搞得不好,老子就是华夏五千年以来,第一个被自己部下用军令之刃斩首的统帅!”

不怪他生气,此前在敌营前面和裴鸾娇密谋,李宪疏忽了一个巨大问题,等到他想执行第二步计划的时候,才发现根本行不通。

不错,命令四个男兵排的步兵提前退下来,并且在山梁上准备石头,恰到好处把敌人六百骑兵挡住了,可是也把自己的两百多女兵给挡在后面。

按照计划,裴鸾娇应该带领女兵营阻断敌人退路,吸引敌人主力部队前来救援。

现在两个步骤都完成了,李宪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为他被挡在战场东面,变成了一个看客。如果要和里面的裴鸾娇取得联系,那就只能重新搬开石头,把通道打开。

现在能不能打开通道呢?李宪并不知道。两百多女兵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李宪就更不知道了。

因为不知道,所以他着急,李宪急得直骂娘,却没什么卵用。

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如果让女兵出现损伤,不用萧芸娘动用军令之刃,李宪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事实上四头母老虎没有猜错,李宪面对一群土匪还是能够保持足够的清醒。他仅仅急躁了三秒钟,然后把自己骂了一秒钟,就开始噼里啪啦打算盘,看看有没有什么卑鄙无耻的计策,能够给这群土匪致命一击。

李宪盘膝坐在大石头上闭目沉思,萧芸娘当然也没闲着,因为她破釜沉舟的致命一击,在李宪带兵出发之后,就已经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话说卜辙被派到了望门山潜伏待命,三官寨里面的第一大将就是李奚骨。现在敌众我寡,萧芸娘当然不可能让自己的傻儿子李奚骨闲着。

自从知道童贯在东西两路集中了六千人,萧芸娘就明白三官寨绝不可守。一旦被六千敌人堵在山脚下,山上的人要么投降,要么被饿死。

既然不能让敌人打上门来,萧芸娘只能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也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战术节奏,现在是大决战的序幕,所以萧芸娘的两个战术动作同步展开。

萧芸娘下达的第二道命令是这样的:“奚骨,你带领第二大刀连、第二长枪连立即出发,今夜三更天赶到孔山西南侧,四更天冲击童贯的大营。不需要你杀敌多少,只要惊动敌人就行。千万不要恋战,切记!”

至于第三道命令是什么,却无人知晓。

李奚骨当然不想知道自己的二娘还有什么后手,他现在也有些不踏实。因为第二大刀连、第二长枪连同样只有一个排的骑兵,另外两个排都是步兵。

用一百四十多骑冲击敌人四千五百多人的大营,这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如果没有四个步兵排拖累,李奚骨绝对有信心杀透敌营。现在刚好相反,二娘萧芸娘一定要他带上近三百步兵,李奚骨心里有苦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