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夏府内宅(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看见如此气派的院落,李宪着实吃了一惊。

夏安民并没有在正南门停车,而是来到了东南侧门才停下来。

看见李宪游目四顾,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夏安民低声说道:“不要奇怪,除非是特定日子才大开正门,东侧门就是日常进入的地方,并非对你不尊重。”

“夏总管想岔了,我从不关心大门在哪里。”李宪冷笑一声:“东京汴梁城的高俅和蔡攸府邸,我都是从围墙上进去,然后从大门出来的。有没有门,对我来说太无所谓了。”

夏安民呵呵一笑:“李半仙威震东京汴梁,江湖上早就传遍了。最让人解气的还是在大街上活撕金国卫士,然后在国宴上一刀杀了金国使者卫士长。”

李宪不以为然:“魑魅魍魉,不过跳梁小丑而已,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门内突然传出一个低沉的嗓音:“果然豪气,追魂枪真壮士也!”

夏安民用肩头一碰李宪,特意压低嗓音说道:“家主已经迎出来了,我们快进去!”

“家主?”李宪向前迈步,但还是非常疑惑:“为何要家主迎出来?”

夏安民近乎耳语:“你有所不知,夏府的院子里面一共分为六大区域,实际上就是六家住在里面。正北区域属于族长所在,从这个东侧门进去,就是我的家主所在区域。”

“我的家主”这四个字,让李宪对夏安民的身份地位有了另外的认识。

夏府这么大一片院子,其实并非一家独住,而是六家合住在一起。

李宪心里略一疑惑,马上就释然了:《红楼梦》里面的大观园,还不是乱七八糟分割成不同区域。大世家,讲究的就是一个大字。什么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也可能是有的。

进入大门之后二十多米就是一座拱门,门口两个小厮叉手恭立,门内站着一个二三十岁的精瘦汉子,一副书生打扮。

夏安民闪身上前抱拳一礼,说话声音压得很低:“家主,我把追魂枪请来了。”

“夏总管辛苦了!”精瘦汉子摆摆手,随即冲着李宪抱抱拳:“追魂枪三字名震寰宇,夏经纶今日终于有幸见到。里面请——”

先前夏安民说的夏府请客,难道就是眼前这个叫什么夏经纶的书生吗?

现在无法弄清楚疑问,李宪只能客随主便抱抱拳:“山野小子李宪,见过家主!”

夏安民在前面带路,三个人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一连进了两座门厅,穿过了五座拱门,才来到一座三开间的红墙绿瓦房间门口。

整个过程中,李宪心里嘀咕不已:《红楼梦》里面描写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一路上战战兢兢,不敢多说半句话,不敢多走半步路,大概也就这个样子了。

李宪虽然足够小心,但绝对不可能战战兢兢。他在门前停住脚步抬头一看,门楣上横着一块牌匾,上面红底金字:静心堂。

夏经纶侧身一摆左手:“这是家母养身之处,平日里一般没有外人过来。”

家主的母亲居住地,那就是大户人家最核心的内宅,难怪夏安民和夏经纶一路上谨小慎微。脚步落地十分快捷,但是步幅不大,落地无声无息。

没想到自己会被带到这里,李宪顿时受宠若惊:“原来是太夫人的福堂胜地,小子幸何如之!”

恰在此时,一阵环佩之声响起,门内出来一个穿着米黄色襦裙的侍女,在大门东侧站定身躯,这才冲着夏经纶微微一福:“王家和阮家的哥儿都到了,老太太的身子微微有些不爽利,让大哥儿在前厅待客。”

夏经纶赶忙躬身还礼:“多谢姊姊前来传讯,我这就转往前厅。”

这个侍女姿色俱佳,声如黄鹂,却满脸肃穆。虽然礼数周全,但对夏经纶并没有十分恭敬之色。

更奇怪的是,夏经纶是夏安民口中的家主,但是对这个丫头却毕恭毕敬,而且口称姊姊,好像老鼠看见猫了。

李宪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古怪念头:这个丫头在夏府的身份,大概就像《红楼梦》里面老太太的贴身丫鬟鸳鸯。

三个人对着大门三鞠躬,然后倒退着回到前面的一个小院子,李宪终于松了一口气:我的个娘也,这都不是人过的日子,老子今后再也不进狗屁大户人家。

李宪身子还没站直,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男人的轻佻嗓音:“姑丈大人,这位就是追魂枪吗?除了这身衣裳还过得去,也没见有三头六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