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击杀赵鹤寿(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赵鹤寿此前被韦冬宁吓成了半个白痴,他不仅没有向西逃跑靠近阿里刮,反而向北逃过去。因为攻城的主要方向在北面,主力部队也在北面。

赵鹤寿完全是下意识往人多的地方逃过去,希望能够把主力部队集中起来,这样才有可能保护自己逃过一劫。

没想到韦冬宁踏着别人的肩膀紧追不舍,就更加坚定了赵鹤寿向北逃跑的决心。

既然是主将,那就是一支军队的主心骨。主将向北逃跑,常胜军的将士自然就有了方向,同样往北涌去。

如此一来,和李宪的设计完全背道而驰,可不就麻烦了吗?不是一个麻烦,而是两个麻烦一起来了:

第一,李宪手头的兵力本来就严重不足,如果能够让敌人不战自乱,自己浑水摸鱼,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现在敌人拼命往城北集中,一万多敌人集结起来,就凭李宪目前的两千多人,只怕搞得不好就反胜为败了。

第二,就算李宪能够打垮敌人,如果赵鹤寿还是带领主力部队往北逃走,接下来的战术步骤根本没法实施,李宪的战役设想必将前功尽弃。不要说获取最大利益,最后变成劳民伤财白忙一场。

李宪和邹吉绕到城北,刚好看见韦冬宁在人群上“凌空虚度”,拼命追杀赵鹤寿的一幕,让他作声不得。

不是不能出声,而是出声喊叫也没用。

现在四周一万多人狂呼呐喊,除非李宪真是神仙,否则他一个人的喊声传不了多远,也只有身边的人才能勉强听见。

关键是李宪身边只有七十人,如果喊叫声惊动了敌人,数千人冲过来直接把他们碾成粉碎。

不光李宪发现糟了,邹吉也发现糟了:“为什么会这样?这下真糟了!”

不是韦冬宁糟了,也不是李宪的计划糟了,而是杨再兴糟了!

杨再兴身边只有四个连一千一百多人,现在敌人全部往城北涌过来,关键是主将赵鹤寿的出现,让近万敌人有了主心骨。

一千多人和一万多敌人搅在一起,杨再兴就算是武圣下凡,现在也要遭了。

杨再兴虽然还在狂呼酣战,而且他身后的四个连损失并不大,但是随着敌人越集越多,加上赵鹤寿声嘶力竭指挥战斗,杨再兴等人的回旋余地就越来越小,可不就糟了吗?

李宪干着急没有办法,因为他没有预备队。

杨再兴究竟是死是活,最后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杀出重围,那就是活路。否则,也就没有否则了。

这一场天翻地覆的大混战,转眼就是半个多小时。东明城北宽、广十里的范围内,直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哈哈,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一场大血战终于还是被我赶上了!”

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叫,在李宪听来简直就像仙宫妙乐。

曹成来了!

不光曹成来了,四个驮马式弩箭连突然出现在李宪身后,而且正在飞快地从马背上取下弩床布阵。

“来得好,你们来得好,来得太及时了!”

李宪举手扶额连声叫好,既然忘记曹成已经违抗军令了。按照李宪此前的命令,曹成他们应该就地坚守,等候天亮打扫战场再撤退。

“公子,我们违抗军令提前撤退,实在是没有办法。”

曹成对于驮马式弩箭是外行,根本帮不上忙,所以过来解释一番:“我们在黄泥岗的战斗虽然很短暂,因为溃兵乱窜,还是惊动了水泊梁山。一向稳重的张荣,居然派四千多人出来。我们不想和他们打照面,只能简单收拾了一下战场赶过来。”

李宪目前心情正好,根本没有在意这些细节,所以很干脆地摆摆手:“计划没有变化快,你的决断是对的,无过有功。命令弩床集中一个方向,用最密集的弩箭射透敌人的包围圈,把杨再兴他们接应出来再说其它!”

两百五十六架弩床一轮齐射,就像一把铡刀直落九天,顿时把敌人的包围圈劈开一道血槽。

因为李宪他们处于战场外围,火光都在战场里面,一直到扑天盖地的弩箭射出去,敌我双方才发现战场东北角居然有人!

常胜军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杨再兴已经发现是自己的弩床,顿时一声呐喊往东北方向冲过来,里应外合之下终于突出重围。

恰在此时,战场的西北方向传来近千人的一声惊呼,顿时吸引了整个战场的注意力。

人头!

常胜军主将赵鹤寿的人头,居然挂到了帅字旗的旗杆上!

不对,赵鹤寿的人头并没有挂在旗杆上,因为旗杆顶上还站着一个人,明显是女人。赵鹤寿的人头,就穿在这个女人右手的宝剑上!

李宪发现韦冬宁趁乱斩了赵鹤寿,顿时把杨再兴叫过来吩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