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智取天井关(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第一,城门楼上十几双眼睛盯着小路,直接过去肯定不行。哪怕是晚上从石板路上摸过去,同样会惊动敌人,因为城门洞外面有两层拒马。

第二,通过门洞往里面观察,能够发现小路左右两侧都有兵营,大概能住三五百人,也能看见军卒走动。至于究竟有多少人,目前无法作出判断。

第三,守卫天井关的不是女真鞑子,也不是汉儿军,而是契丹效死营的兵丁。这支穿插部队的主力,正是耶律那野的契丹效死营七千五百人。

李宪始终找不到进攻天井关的办法,韦冬宁突然轻声说道:“公子,天井关果然非同寻常,但是我可以进去!”

“你怎么进去?”李宪摇摇头:“门垛把两侧封死了,而且高度超过三丈,哨兵居高临下监视着。谢昉说得没错,的确是无法靠近。关键是不知道关内有多少敌人,不敢轻易发起强攻。”

“你跟我来!”

韦冬宁一拉李宪的衣袖往后退去,一直退后五十多米,彻底看不见天井关才停下。

“你看左侧下面,我刚才过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只有从这里下去,然后迂回到天井关西侧,才能想办法——”

韦冬宁还没说完就被李宪打断了:“这个想法太疯狂了,赶紧给我收起来!左侧万丈悬崖,你下去不是找死吗?”

“你听我说完。”公子这么担心自己,韦冬宁当然不会生气:“我不是说从这里下去,更不是现在下去。我的意思是等天黑了,悄悄摸到拐弯处。难道你没发现,悬崖下面有几棵大树?只要用一根绳子把我放下去,我就有办法利用大树靠近天井关。”

“不行!”李宪还是摇头:“这太危险了,简直是九死一生,我不能批准你这个计划。”

韦冬宁也生气了:“难怪芸娘说你妇人之仁。你不让我去冒险,难道让兄弟们去送死吗?如果不能立即截住这股敌人,让他们四平八稳穿插出去赶到中山府,我们这次的行动就彻底失败了。听我的没错,我有把握,不会故意送死。”

李宪知道一个经典战例,那就是后世的解放军智取华山,整个过程堪称神话。

胡宗南的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一个警卫营和旅直属队逃上华山。要想吃掉这股敌人,就必须越过险中之险的鲫鱼背,即常言所说的“自古华山一条路”。两边都是万丈悬崖,连一根草都没有,石板上滑不留手。

解放军一个班的战士无所畏惧,面对敌人三挺重机正面封锁,他们居然**飞渡,仿佛神兵天降出现在敌人身后。敌军一个营加一个直属队合计五百多人,被解放军的这个英雄壮举吓住了,最后全部主动放下武器投降。

“真有把握?”李宪知道这个问题纯粹多余,主要是他心中依然七上八下。

仿佛是要坚定李宪的信心,韦冬宁毫不犹豫:“绝对有把握!”

“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宪一摆手:“我们回去商量一下行动步骤。”

行动步骤并没有什么困难的,要想完成这次突袭,战斗计划只能李宪亲定,其他人想都不敢想。

第一,准备绳索,长度要达到三十米,保证拉力的情况下,还不能太粗。

第二,第二营立即做好战斗准备,一旦城门洞被打开,就要猛打猛冲,不给敌人转身反击的机会。

第三,挑选一批土匪出身的精干战士,有李宪马上传授匍匐前进的战术动作。

李宪负责第三项,就是挑选出十二名战士,传授匍匐前进的战术动作。这个动作飞狐军的侦察部队有专门训练,但是其他的野战部队没有做强调。

这十二名战士除了背插单刀之外,其他的东西一律不带,就是要保证爬行过程中不发出响声。

李宪后来也想明白了,这个年代没有电,自然不可能有探照灯,更没有照明弹。

白云山庄遭到一次攻击之后,李宪专门浇铸一批弧形玻璃,背面贴上锡皮聚焦反光,以特制大型马灯为光源,弄出了二十四盏最原始的探照灯,并且装备在白云山庄的围墙上,能够照射一百二十米开外的地方。这玩意儿堪称神物,白云山庄女兵营命名为照妖镜。

晚上二更天的样子,李宪把部队移动到拐角处,对韦冬宁千叮咛万嘱咐:万一不行就不要强求,赶紧回来。

韦冬宁故意显得很轻松:“放心,只要你们把我放下去,我自然能够利用飞虎爪爬上来,你以为我这个护法是白给的吗?”

韦冬宁此去的唯一任务,就是不动声色摸掉城门楼上的敌人,这个活计别人都干不了。李宪其实也想试一试,可惜所有人都不同意。

韦冬宁出发半个小时之后,李宪把手一挥:“第二营做好冲击准备,突击队,跟我来!”

要说匍匐前进靠近敌营,李宪的动作最标准,突击队长非他莫属,也算是一次实战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