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黄4龙的密信(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有了岳飞的八万大军,赵枢的******终于有了底气。后来听说河南还有三路大军,而且已经把完颜宗翰、完颜阇母逼到河东,真是三喜临门。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实现战场起义的萧嘉德、萧承、讫离冶,把部队交给前来接收的萧焯、郭小乙,要求进入蔚州拜访自己的堂妹萧芸娘。

这个事情李宪此前就已经有过交代,所以萧焯和郭小乙没有丝毫意见,而且让萧嘉德物色八百亲兵随行。

从祁州到蔚州,就必须经过保州。

李纲闻讯之后,随即上了一本:“陛下,萧嘉德等人突然选择投降,微臣以为是居心叵测。郭药师逆贼原本是山南汉民,能够临阵倒戈投降女真蛮夷。萧嘉德所部都是契丹蛮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郭药师的前车之鉴,断不可留萧嘉德、萧承、讫离冶等人。”

新皇帝赵枢还有些犹豫:“没有太傅,也就没有朕的今日。太傅认为萧嘉等人可信,所以准许他们投降。如果朝廷采取断然措施,只怕会让太傅失信于人吧?”

新皇帝赵枢口中的太傅,当然是指李宪。

宗泽、权邦彦、刘光世等人众口一词:“李宪当初窃据蔚州自成一系,从来就目无君上。今日擅自收容异族大军,可见他包藏祸心,其志不在小。如果此时不采取断然措施,一旦李宪羽翼丰满,就更难驾驭。”

陈淬毕竟老于兵事,考虑问题严谨得多:“陛下,如果要拦截萧嘉德等人,首先就要考虑李宪的飞狐军。大元帅府的前军铁卫营、中军护旗营、后军近卫营,目前都在围攻叛逆董庞儿。飞狐军主力正在涿州、雄州、霸州对抗金兵大元帅完颜杲。”

户部尚书王元终于听不下去了:“陛下,如果没有李宪的巧妙设计,谁也不可能知道陛下被金兵幽禁在何处,最后只能客死异乡。俗话说:功大莫过救驾。李宪不仅救出陛下,还扶持陛下登基,功劳不可谓不大。现在飞鸟未尽,你们就要对付李宪,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吏部尚书傅察冷声说道:“要说救命之恩,李宪也救过我。但是古人说得好:臣壮主弱,国之不幸。李宪手下兵强马壮,而且用兵如神,和当年的曹孟德如出一辙。王元大人,难道你让陛下学当年的汉献帝?”

一说到曹操曹孟德,王元也不敢再说话,拦截萧嘉德的事情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保州城能够动用的军队分别是:陈淬的亲兵营一千二百人,御林军三千六百人。

杜充自告奋勇带兵三千,拦截萧嘉德的八百人。

保州城南七里店一战,杜充被萧嘉德斩于马下,但是萧承却死于乱军之中。幸亏讫离冶拼死保护萧嘉德杀出伏击圈,八百亲兵只剩下一百多人。

好在姜四娘接到黄龙的紧急报告之后,立即派出部队出关接应,萧嘉德终于平安进入蔚州。

朝中群臣听说杜充被杀,三千御林军只剩下不足千人,而且萧嘉德已经逃进蔚州,才知道大事不好。

陈淬也是个狠角色:“陛下,反正已经把李宪给得罪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杨可世、杨沂中、陈仲敏都是能征惯战之辈,而且忠于朝廷。请陛下颁下密诏,命令他们便宜行事,干掉大元帅府的前中后三军,尽可能削弱李宪的实力。”

“只要杨可世、杨沂中、陈仲敏所部返回来,即便李宪听到消息之后有所图谋,保州城也能够坚守一段时间,等到岳飞吃掉金兀术带兵进京,朝廷就有了十万兵马,再加上各地勤王之师闻讯赶来,则大事定矣。”

听李宪解释到这里,王节、韦秋明、齐曼丽、李飞凤才明白过去几天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韦秋明听说李志、李强、李明、李达战死,孟威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气得浑身直哆嗦。

因为韦秋明知道,韦冬宁和张廷飙在汴梁城战死、陈团在青城寨战死,李宪心里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李志、李强、李明、李达又战死了,简直就是伤口上撒盐。

少年军团虽然有数万人,出类拔萃的并不是很多,具有三军主将潜力的更是凤毛麟角。

李志、李强、李明、李达这四个少年,能够脱颖而出独当一面,那都是难得的好苗子。

他们都把李宪叫爹爹,可以说是忠贞不二,而且年纪最大的还不到十五岁,姜四娘、李宪在他们身上花费了多少,寄以多大的期望,韦秋明心里很清楚。

“世界上真有忘恩负义之辈,我终于见识了。”韦秋明心如白纸,不谙世事,即便已经气急败坏,她也说不出什么恶毒的语言。

王节眼圈发红,但他出身官宦之家,看问题更有针对性:“朝廷对大元帅府亲兵营下手,不单单是忘恩负义,这表明朝中君臣的一种态度。公子,你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卫。”

齐曼丽大吃一惊:“没有公子就没有新皇帝,更没有这个朝廷。王节,难道他们还敢对公子下毒手不成么?”

“你说对了!”王节冷笑一声:“公子之所以该死,正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朝廷找不到赏赐的办法,就只能赏他一死。数千年来的大功臣,最后都是这个结局,有什么好奇怪的?”

恰在此时,一个细细的声音传入大家的耳朵:“事态如此险恶,防卫形同虚设。还奢望保护李宪,真是可叹可笑。”

“谁?”

韦秋明双肩微晃,身体已经倒纵而出,刚好看见一个黑影掠出嘉佑寨东门。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