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枷锁(松江海军军备条约)(1 / 2)

海魂 闪烁 2946 字 2019-09-12

 在一战结束之后签署的各项停战以及限制军备条约中,《松江海军军备条约》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海军发展的重要性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也是仅次于《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的一项重要军事条约。

《松江海军军备条约》的核心内容就是限制九个海军强国的海军发展。一战中,海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有列强都认识到,未来的主战场仍然是在海上,而限制海军的发展,是避免战争的一条重要手段。因此,在《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签署之后,九个主要海军强国(唐帝国,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在松江就限制海军军备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谈判。因为谈判时间过长,原本这份应该列入《停战条约》(《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的简称)的条约被单独列了出来,作为一份单独的条约,由参与谈判的国家共同商定条约内容。

谈判的焦点,或者说是关于条约内容条款的重点落在了各个国家所应该分配到了海军舰队的份额上。唐帝国,美国,英国作为传统的海上强国,同时又是上一次大战的主要参与国,以及调停国,因此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这一点上,唐帝国也没有过多的争执,因为唐帝国也无法继续维持“两强标准”,只能选择一个主要对象。最终,这三个海军强国得到了同样的海军舰艇总吨位。而接下来,就是其他的六个国家所应该获得的海军舰艇的吨位数量了,这才是整个谈判的关键。

按照唐帝国的分析,美国在具有了与唐帝国同样吨位的海军战舰之后,至少会将六成的舰队部署在太平洋上,其中的一半会部署在西太平洋上,而英国也将部署两成的舰队在南大西洋上。而当时能够威胁到唐帝国的也就只有日本。而唐帝国要想在西太平洋,印度洋保证绝对的海上霸权,就不能比这三个国家的海军舰队总和底,因此,唐帝国坚持要求,日本所获得的舰队吨位必须在唐帝国的一半以下。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与英国与德意志帝国之间。按照英国的计算,英国能够部署在北大西洋上的舰队只有六成,因此,英国要求德国的海军总吨位不能超过英国的六成,这样英国才能够保证在北大西洋上有足够的海上霸权。

实际上,德意志帝国与日本的海军舰艇总吨位的数量就是这场攀谈的焦点。唐帝国无法容忍日本拥有超过唐帝国一半实力的海军舰队,而英国则无法容忍德国拥有超过其六成的海军实力。而日本则坚持认为,必须要拥有唐帝国八成的海军吨位才能够保证日本的安全,而德意志帝国则坚持要求拥有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实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德国的船只在北大西洋上安全的航行,因为德国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全都算成了对手。如果他们连英国的海军实力都没有达到的话,还怎么应付这么多的强国?

围绕这这两个问题,谈判双方争论了近一年的时间,数次都差点让谈判破裂。当然,问题是肯定要解决的,双方都无法继续再打下去了,谈判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不管争论有多么厉害,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这个时候退出谈判。

谈判的焦点实际上是唐帝国与日本之间的分歧。而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则是次要问题。日本在得到了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暗中支持之后,一直坚持要求获得唐帝国八成的海军舰艇吨位。当然,唐帝国也在暗中指出德意志帝国与波斯帝国,让这两个国家提出英国与法国无法接受的条件。到了谈判的中期,双方主要解决的就是唐帝国与日本之间的分歧。

在美国做出了承诺,只在西太平洋部署两成的海军,另外,英国也做出让步,不在南太平洋部署海军舰队之后,最终,唐帝国做出让步,同意日本获得七成的海军舰艇份额。日本也很爽快的接受了这个条件,毕竟拥有唐帝国七成的海军舰艇,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了。

接下来,波斯帝国保证将一半的舰艇部署在印度洋,只在地中海部署一半的海军舰艇,波斯帝国与法国,意大利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在法国表示只在大西洋部署三成的舰队之后,德意志帝国也做出了让步,只要求获得英国七成的舰队规模。

谈判的重要问题得到了解决,结果是,以唐帝国为标准的话,美国与英国拥有与唐帝国同等规模的海军舰队,而日本与德国获得了七成规模的舰队,波斯帝国,法国,意大利则获得了五成规模的舰队,此时俄罗斯已经退出了谈判,而在后期加入的西班牙则获得了与波斯帝国相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