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山口的撒手锏(2 / 2)

海魂 闪烁 4383 字 2019-09-12

“现在我们的位置已经暴露了,难道还要遵守无线电静默?”

雷少卿尴尬的笑了一下,立即去下令,让紧跟着轰炸机群起飞的24架“秃鹫”战斗机追上了前面地轰炸机群。

在谈仁皓回家探亲的时候,第一特混舰队进行了一次大换装。所有的战斗机都换成了“秃鹫”,而且那些以前习惯了“食雀鹰”的飞行员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以熟悉“秃鹫”的特性。因为这批换装的大多数都是有实战经验的老资格飞行员,因此熟悉新战机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缺乏地只是用新战机获取战果。

此时,谈仁皓已经给轰炸机群派出了72架战斗机,其中48架护航战斗机,24架新跟上去地战斗机。最后这24架战斗机将负责在外围拦截日本轰炸机群,这样会有更多的截击机会,也同时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秃鹫”速度快。火力猛地性能特点。

谈仁皓留在舰队上空的24架战斗机也全部集中到了舰队北面50海里出的空域。负责舰队的外层防空拦截任务。而按照日本轰炸机群的速度,在其到达舰队上空之前半小时,轰炸硫黄岛的机群就将回到舰队上空。换句话说。谈仁皓有足够的时间让江文翰上校率领的那批护航战斗机在航母上完成降落,补充燃料,然后再升空,由这批战斗机负责舰队的中层防空。

“让返航的战斗机在第一航母打击群降落,轰炸机仍然在第二航母打击群降落。”谈仁皓做出了第二个安排,“让航空勤务人员尽快做好准备,战斗机降落之后,必须要在十分钟之内让第一架战斗机起飞,所有地战斗机要在十五分钟之内离开航母的飞行甲板。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

雷少卿立即让参谋军官去下达了命令。返航的战斗机有34架(两架在空袭硫黄岛的时候坠毁)。平均一艘航母要在五分钟之内起飞17架战斗机。而按照正常的起飞速度,五分钟内就只能起飞十架飞机,而且这还没有算上紧急准备的时间。不过,雷少卿对舰队里的航空勤务人员有足够的信心。在训练与之前的战斗中,第一航母打击群地航母曾经在二十五分钟之内让96架战机升空,而最好的成绩是22分钟。也就是说,平均一分钟内就有四架战机离开航母的飞行甲板!

九点过五分,谈仁皓收到了杨士洪发回来的第三封电报。此时,他派出去的战斗机群已经与日本轰炸机群遭遇了。72架“秃鹫”如同饿狼入羊群一般。直接从2500米的高度杀入了日本轰炸机群。

战斗打得很激烈,谈仁皓让人将战斗机的无线电信号接到了舰队广播频道上,而且杨士洪还充当起了前线“解说员”,就如同是坐在侦察机上的前线记者一样!

有了杨士洪的引导,“秃鹫”如虎添翼。在接近了日本机群的时候,72架“秃鹫”分兵两路,24架爬升到了4500米的高度,专门负责对付在3500米高度上飞行的那些护航战斗机。48架“秃鹫”则在5海里后面以2500米的高度飞行,他们的目标是后面那些在2200米高度上飞行的日本轰炸机。

战斗首先在双方的战斗机之间爆发。24架“秃鹫”突然从高空俯冲下来,40多架“零战”措手不及,立即就有6架拖着黑色的浓烟朝海面扎了下去,另外两架则被密集的炮火撕得粉碎,两名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指挥这批战斗机的是第一航母打击群“太祖”号航母战斗机中队中队长安士乐少校。他已经拥有了6个击落纪录,是帝国海军在战争中诞生的第一批王牌飞行员之一。在上一次海战中,他运气不好,因为座机在第一场空战中就出了故障,结果只打下了一架敌机,其战果已经被中队里的另外两名飞行员超过了。这次,他要扎住机会,重新成为中队里的头号王牌。

在安士乐的指挥下,8架“秃鹫”分成了四个双机编队,利用优秀的俯冲与爬升性能猛冲猛打,把日本战斗机群驱散。安士乐则带着另外16架战斗机分成了八个双机编队,专门挑那些落单了的“零战”下手。

可怜的日本飞行员大部分都是才从飞行训练部队里出来的,其中有实战经验的屈指可数。日本海军在之前损失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现在,问题暴露了出来。这些“零战”的飞行员几乎都是菜鸟,而且“零战”在性能上并不比“秃鹫”好,飞行员素质上的差距将决定空战的胜负。

当安士乐将第二架“零战”打成了“火鸟”的时候,跟在他后面的那48架“秃鹫”已经杀入了日本轰炸机群。那些前去轰炸唐帝国舰队的日本轰炸机将要面临第一道关卡了。

“零战”的飞行员也立即发现他们掩护的轰炸机遭到了攻击。大部分飞行员都选择了俯冲拦截那些正在攻击轰炸机的唐帝国战斗机。安士乐他们也选择了俯冲,只不过是跟在日本战斗机屁股后面俯冲。“秃鹫”的俯冲性能远远的超过了“零战”,结果又有数架“零战”在瞬间被击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