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笼子里的野兽(2 / 2)

海魂 闪烁 4267 字 2019-09-12

这几乎让斯普鲁恩斯看到了希望,在与唐帝国海军作战地这三年时间里,只要有时间,斯普鲁恩斯就会去找一些唐帝国的资料,更多的了解这个对手。本来,斯普鲁恩斯就是一个很博学的人,而且他对历史也比较有研究。在阅读了大量唐帝国的资料后。斯普鲁恩斯得出了一个结论:真正能够击败唐帝国的绝不是外界的敌人,因为上千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外界敌人击败过这个国家与民族,唐帝国真正的敌人是他自己,因为上千年来,唐帝国输掉的每一次战争几乎都是因为其国内动乱而导致的!

这个观点差点让斯普鲁恩斯绝望,因为这证明了美国,即使算上英国等所有地盟国,就算是全世界共同对抗唐帝国,也不见得能够击败唐帝国。这就如同第一次全球战争地结果一样。在德国几乎快要战败,波斯帝国内忧外困,只剩下了唐帝国在坚持作战的时候。唐帝国仍然能够击败所有的敌人,如果不是美国及时出面“调停”,并且施加强大地政治与军事压力的话,唐帝国将肯定能够最终击败英法等敌对国,再次获得胜利。

这同样也让斯普鲁恩斯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他在海军部看到那份情报时,更是觉得希望很大。如果唐帝国爆发内乱的话,就算唐帝国海陆两军仍然坚持奋战,可最终,唐帝国肯定会乞求和平。到时候。就算无法真正击败唐帝国,战争也会结束,而且是以有利于美国的方式结束,唐帝国在战争期间的所有战果都将化为泡影,甚至连起战前所拥有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这样,唐帝国的国力必然会被严重削弱,当战争再次爆发的时候,唐帝国战败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因为所掌握的情报相当有限,所以斯普鲁恩斯对唐帝国国内发生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可如同他一样。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了唐帝国的内乱上,而且都很清楚,如果唐帝国首相薛希岳在内部斗争中失败的话,那么唐帝国就完蛋了。事情发展的速度超过了斯普鲁恩斯的预料,就在斯普鲁恩斯回到了珍珠港之后不久,新的消息就送了过来,唐帝国首相已经平息了国内矛盾,在内部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而且是通过最高法院,兵不刃血的就获得了内部斗争的胜利。唐帝国没有发生内乱,也没有爆发内战,唐帝国地军队仍然在前线奋勇作战,战争仍然在朝着对美国很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知道战争结束了,至少在他看来,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就已经等同于结束了。唐帝国仍然在作战,而且在其内部矛盾被平息下去之后,唐帝国能够爆发出来的战争实力将远远超过美国,就算此时美国没有经历那么多的失败,仍然处于巅峰状态,就算美国海军没有在战争中损失一艘战舰,拥有十几艘航母,也不可能在太平洋上取得胜利,更不可能获得这次战争的胜利。

如果斯普鲁恩斯是美国总统的话,他会谋求和平,某求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结束美国公民,以及美*人的困难与牺牲。可斯普鲁恩斯不是总统,他也不是政治家,他也没有用政治家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当时,美国国内确实出现了反战浪潮,可都被迅速的平定了下去,甚至可以说是镇压了下去。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结束战争,选择向敌人乞求和平,这与自杀没有两样。而当所有的政治家都抱着这个想法的时候,那么战争就不可能结束,直到美国被彻底击败之前,战争都不会结束。也正因为斯普鲁恩斯不是政治家,不是总统,所以他无法决定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他只能服从命令,继续在战场上奋战,尽到一个职业军人的职责与义务。可以说,到此时,支持着斯普鲁恩斯继续战斗下去的已经不是获得胜利的希望了,而是他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而且,就算他现在退却,他现在放弃,也会有别的人来顶替他的位置。而对斯普鲁恩斯来说,他需要追求的也不是胜利,而是尽可能的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让更多的孩子回到他们的亲人身边,在抚慰战争的伤口的同时享受生命与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这种新境上的变化让斯普鲁恩斯痛苦不堪,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名将军,不再是一名指挥者数万官兵的司令官,而是一头野兽,一头被困在了笼子里面,而且眼看着死亡一步步的靠近,做着绝死挣扎的野兽一样。这种感觉让他很痛苦,也让他很迷茫。挣扎有用吗?抵抗有用吗?可是除了挣扎与抵抗之外,他还能做什么?

在国内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让斯普鲁恩斯改变了很多,这些改变不在他的神色与外貌上,而是在他的内心与思想上。回到珍珠港之后,斯普鲁恩斯仍然在按部就班的做着他的事情,尽到一名舰队司令官的职责。

时间就这么的流逝着,很快就到了27年,当两支崭新的舰队进入了珍珠港的时候,其他的美军官兵都在欢呼,可斯普鲁恩斯却并没有一点的喜悦,在他看来,那一艘艘的战舰不过是准备给唐帝国海军增添战绩的靶船,而那一张张幼稚的面孔中会有一大部分将成为阿灵顿墓碑上的名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