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钢铁巨兽(2 / 2)

海魂 闪烁 4200 字 2019-09-12

毫无疑问,“蒙大拿”级在多数性能上已经超过了“新省会”级。这款原本针对“大和”级地战列舰的真正对手是“新省会”级。如果这些战列舰在美国参战的时候建成服役,而当时“新省会”级并没有进行中期改进,美国海军的战列舰肯定将彻底压倒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甚至会使某些战役发生转变。比如,“珊瑚海大海战”的结果就肯定会不一样。可是,到了25中期,已经动工建造了近一年的第一批五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全部被取消了。

当时,美国已经参战。而实战证明,真正主宰战场地已经不是战列舰,而是航母。同时,美国海军在此之前损失了大量航母,“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建造工作排到了首位。在此情况下,美国海军必须要首先集中力量建造更多的航母。最关键的是。当时美国海军的主战场在太平洋上,而“蒙大拿”级的设计指标太大,导致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只能够绕过合恩角进入太平洋,也就无法伴随航母舰队一起进出太平洋,从而不可能在战场上发挥更大地作用。

在取消了“蒙大拿”级的建造工作之后,美国海军又订购了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以弥补战列舰上的损失。而且,后订购的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使用的全是50倍径的主炮,这基本上弥不足的缺陷。当然。这四艘战列舰也很快就战沉了。

到26年底,战局已经对美国严重不利。“埃塞克斯”级的建造工作也进入了正轨。在几次炮战中,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吃尽了苦头。特别是在“珊瑚海大海战”中,正因为战列舰舰队首先被击溃,结果导致第三舰队惨败。在此情况下,美国海军也认识到,战列舰并不是一无是处,在特殊的情况下,战列舰地地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当时,就已经有人认识到。如果美国输掉了太平洋战争,那么就将在大西洋上面对唐帝国海军地强大挑战。到时候,美国舰队就不用往返于两大洋,也就不存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问题。另外,大西洋上地特殊环境,决定了战列舰更有价值,不然英国海军也不会全力主导建造战列舰,而不是大力发展航母。在此时,美国海军提出了重新开工建造“蒙大拿”级的要求。

美国海军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满足,而且当时总统下达的命令是尽量满足海军的一切需要。结果,海军提出的不是建造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而是分三批,一共建造15艘。可问题是,要重启建造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很多为“蒙大拿”级订购的武器装备都被用到了别地战舰上去,比如其127毫米副炮就被用到了几艘新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去,还有一部分被分配给了正在动工建造地“中途岛”级航母。

美国海军用了近半年的时间重新启动“蒙大拿”级的建造工作,可最终也只能够满足同时建造四艘战列舰的要求,第一批最后一艘,也就是“路易丝安纳”号的建造工作只能够暂时延迟,并且划入第二批建造清单之中。

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重新开始建造后,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终于在27年底陆续完成,并且交付海军。而实际建成时的“蒙大拿”级与最初设计时有一定的差别。

当时,“蒙大拿”级只有28节的速度被证明是不够用的造的时候,造船厂使用了体积更大,输出功率也更大的动力系统,为此,调整了相邻舱室的布局,减少了两座尾炮塔弹药舱的容积。毕竟,在正规海战中,每门炮备200炮弹没有太大的必要,没有任何一场海战会打到100回合以上,而当时美国海军又有没有对地打击的任务,也就不需要考虑主炮的备弹量。

最关键的改进是为战列舰配备了更好的炮瞄雷达。唐帝国海军战列舰的表现已经证明,炮瞄雷达对战列舰而言是必备的,甚至是决定胜负的装备。在双方都有航母的情况下,战列舰很少在白天出动,战斗多半在夜间进行,而在夜间作战的情况下,炮瞄雷达的性能将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

其他的一些改进都比较次要。这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是斯普鲁恩斯手里最重要的砝码。特别是到了秋季,当北大西洋刮起了寒风的时候,海况将变得不再适合航母作战,到时候,战列舰就将成为海战中的主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