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节 大鹏展翅(2 / 2)

海魂 闪烁 4323 字 2019-09-12

模的提高了“鹏”式轰炸机的产量,也就有效的降低本,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后勤保障与维护投入,总总体上降低了装备“鹏”式轰炸机所需要的投入,也就让陆海两军都能够在投入同样的经费的情况下,可以采购更多的轰炸机。

陆军的加入,实际上也为提高“鹏”式轰炸机的性能提供了帮助。比如,在后期加入的全气密封闭式增压驾驶舱的技术就是从陆军的新式轰炸机中引入的。当时海军没有提出要求新式轰炸机在10000上的高度上飞行的能力,而在这一高度上,必须要使用全气密式增压座舱,不可能依靠氧气筒来为机组成员提供足够的氧气。另外,“鹏”式轰炸机所使用的发动机上的涡轮增压机也是在陆军加入后得到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在超高空的输出功率,使轰炸机能够达到12000米的最大升限,而且在10000的高度上,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仍然能够达到海平面大概六成的水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以说,“鹏”式轰炸机是当时陆海两军航空兵第一个重大的合作成果,这也是在罗云冲出任陆军航空兵总司令之后所带来的第一个重大改变。当时,西飞,成飞都先后加入了生产工作中来,而且先后组建了自己的生产线。第一个下达大规模订单地也是陆航。在27年中,也就是“鹏”式轰炸机的第一批验证机刚刚完成制造,工厂试飞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罗云冲就在下半年的采购订单中增加了250“鹏”式轰炸机的购买经费,为陆航首先装备“鹏”式轰炸机提供了基础。也许。当初海军在启动“鹏”式轰炸机地研制计划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最先购买,而且最为积极的不是海军,而是陆军航空兵吧。

正因为“鹏”式轰炸机结合了帝国几乎所有大型飞机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心血,所以“鹏”式轰炸机才成为了活塞时代的终极轰炸机。当时,性能与其最为接近的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在27年开始装备.9。虽然B地装备时间要比“鹏”早了很久。但是其研制计划启动的时间却要比“鹏”晚近一年的时间。同时,其性能也要比“鹏”稍微差一点。两种轰炸机最终都有大量的改型,而“鹏”在设计的时候就预留了改进空间,因此其改型的性能更是比B-29优秀了很多。

其实,从两种轰炸机地服役时间上也能看出其优劣。最后一架B-29的改进型在战后不到十五年地时间就退出了美国空军,同时也从此开始了美国空军长达20年的没有战略轰炸机的时期。相反。“鹏”的大量改进型号一直在帝国空军服役到了战争结束后20多年。当然,B-29过早退役。也与当时签订的条约有关系。可是,在其他一些国家,“鹏”的改进型,以及衍生型一直服役到了战40多年,其整个服个世纪,成为了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活塞式重型轰炸机。

当时,“鹏”的一些性能不仅是别的轰炸机所不具备地,甚至是同时代的活塞式战斗机所不具备的。比如,其最达达到了12000的升限(在进行军队试飞的时候。甚至在空载的情况下飞到了13674的高度),当时就没有一种活塞式战斗机的动力升限能够达到这一高度。另外,其最大9.7吨的载弹量(军队试飞时的极限载弹量曾经达到5吨)也超越了当时所有地轰炸机,就连美国人骄傲了好几十年的B-29也最多只能带9吨地炸弹而已。有,其在8500高度达到的每小时620里的速度更是比当时的所有重型轰炸机都要快,甚至很多战斗机在这个高度上也无法达到这一速度。

这些极限性能赋予了“鹏”式轰炸机极为强悍的战斗力。另外,一些细节上的优秀设计也让“鹏”式轰炸机具备了执行特种任务的能力。比如,其超大容量的弹舱为后来挂装超大炸弹,乃至原子弹都提供了改进的基础。同时,巨大的机体内部空间。为后来改装为空中加油机,甚至是预警机打下了基础。采用全盒式机翼承力结构。可以让轰炸机在机翼下挂载大型炸弹,或者是其他的负荷,从而诞生了好几种专用的实验机型。后来,第一种在平飞中突破音速的实验机就是挂在“鹏”式轰炸机的机翼下升空的。可以说,“鹏”式轰炸机后来能够衍生出几十种机型,德国空军甚至秘密扣押了几架被迫降落在其机场上的“鹏”式轰炸机,然后仿制出了类似的重型轰炸机,都是因为其优秀的基础设计,以及一些超前的设计理念。也正通过“鹏”式轰炸机的设计工作,帝国获得了一大批优秀的轰炸机设计工程师,从而为后来研制更多,更好的轰炸机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作为首批驾驶“鹏”式轰炸机的飞行员,吴林糠是比较荣幸的,而且在他首次驾驶着新式轰炸机飞上天空的时候,吴林糠就意识到,这架轰炸机将改变整个空中战争,乃至今后所有战争的面貌。当然,当时他并不知道,真正让“鹏”式轰炸机成名的是那次将永远留在战争史册中的特殊轰炸行动。作为一名资深飞行员,吴林糠是通过直觉感到这种新式轰炸机将对战争带来多大的影响。

数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让吴林糠掌握了新式轰炸机的所有性能特点,可是相对于这次的任务而言,这还是不够的,他不但要掌握新式轰炸机的性能,而且还必须要具备在特别环境下熟练控制轰炸机的能力。这不但是对吴林糠的要求,也是对其十二个机组所有飞行员的要求,可是,当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相当的有限,甚至可以说已经没有训练的时间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