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联合作战(2 / 2)

海魂 闪烁 4388 字 2019-09-12

“这个……”谈仁皓稍微思索了一下,“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罗云冲确实是唯一地人选,只是,他在指挥地面战斗,还有海战方面,恐怕连个校官都不如呢。”

“有你在,还有古迅雷与韩绍锋,这是问题吗?”

谈仁皓愣了一下,这下明白了校长的意思。如果由罗云冲出任新的战区司令官的话,他的主要任务就只是指挥对美战略轰炸,而在此之前,他只是负责协调陆海两军之间的合作,因此必须要安排几个战区副司令,或者是副参谋长之类的高级职务,比如由谈仁皓负责舰队作战,由古迅雷负责陆军,韩绍锋负责陆战队,只是他们都得服从罗云冲的命令。而罗云冲则直接听命于海军与陆军司令部,甚至有可能是直接听命于首相。这样一来,古迅雷与韩绍锋之间就不会有直接的冲突,而陆海两军也能够进行联合行动,而不是单独的去进攻美国。

从当时地情况来看,罗云冲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罗云冲不会去与古迅雷,韩绍锋争夺地面部队的指挥权,因此不对他们两人构成威胁。其次,罗云冲在陆海两军都有着非常优秀的服役记录,而且与现在陆海两军的高层的关系都不错,很容易得到陆海两军高层的支持。第三,罗云冲指挥与策划战略轰炸的能力是今后打击美国本土,增强战略轰炸的重要保证。第四,罗云冲与古迅雷,韩绍锋,以及谈仁皓等人都有着不错地私人关系,能够得到三人的认同,也就有助于他来协调各部队之间地行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罗云冲是首相确定了的帝国空军的首任司令官,而他肯定需要更多的战功,那么首相就

对这个任命,甚至会因此而同意成立陆海两军联合战,从而避免了首相那边的麻烦。

综合这几点,可以说,罗云冲已经成了铁定的人选。当然,如果陆航的事务让他走不开的话,那他就得考虑取舍了。而从陆军的角度来看,现在给罗云冲更多的机会,实际上等于今后拉拢新成立的空军,这也是有很大好处的,那么严定宇就不一定会让罗云冲放下陆航,去专攻战区司令官的工作。也就是说,罗云冲很有可能以陆航司令官的身份兼任战区司令官,从而成为帝国海陆两军中唯一一位在担任了兵种司令的同时又担任战区司令的将领,从而成为除海陆两军总司令之外最有权势的将领。

想到这,谈仁皓都有点眼红了,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抱航校,而是抱的海院。可反过来想,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每个人的机会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当初报了航校,恐怕谈仁皓在战争中最多也就只是一名超级飞行员吧。而且,以谈仁皓现在在海军中所获得的成就,已经足够其他所有人眼红的了,那还有必要去羡慕别人吗?

在有了聂人凤的首肯后,这事也就基本上定了下来。当天,聂人凤就与严定宇通了电话,在说明了情况后,严定宇自然是满口赞成。不管怎么说,空军还没有成立,罗云冲穿的还是陆军的将服,如同谈仁皓所推测的一样,严定宇可不想得罪这位未来的空军司令,自然是巴不得让罗云冲去担任这个要职了。

有了两位司令官的支持后,陆军司令部很快就以书面文件地方式把成立联合战区司令部的事情提交到了首相那里去,而首相当时也正在为怎么对付美国而发愁。甚至不得不为此向德国做出让步。在陆军司令部提交了这个提议后,首相自然不会反对,只要能够更快的,以更少的代价击败美国,那都是值得采用的。

到七月四日,也就是在严定宇正式提交成立联合战区司令部的当天下午,首相就给聂人凤打了电话,要求聂人凤尽快与严定宇合作,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而这次。为了表示海军也出了很大的力,而且海军也是新成立的战区中不可否缺的一部分,严定宇,罗云冲将到舟山来,与人凤共同商讨成立联合战区司令部地事情。

七月五日,严定宇与罗云冲乘坐的飞机就降落到了舟山机场。当时,严定宇的病情刚有点好转,还没有完全康复。谈仁皓陪同聂人凤一起到机场去迎接两位重量级人物,而甘永兴则负责在海军司令部准备接待两位重要客人的工作。

这是谈仁皓自从上次在京城去向首相汇报海军下一阶段战略计划之后首次见到严定宇。在他看来,严定宇苍老了许多,好像比校长打了二十几岁一样,实际上,严定宇只比聂人凤大几岁而已。也许是因为还在生病的原因吧。相反,在三个重量级人物中,罗云冲就显得太稚嫩了,也难怪当初很多人都认为罗云冲不可能出任陆航司令,毕竟比起两位军种司令官,罗云冲年轻了近30岁。而对军人来说,30年的积累不是其的任何条件能够弥补上的。

招待两位要客的仪式很简单,准确地说,没有仪式。在到达了舟山之后,严定宇与罗云冲先去了海军宾馆,当然。他们住的都是最好的套房。下午,人凤与甘永兴带着海军司令部的几个主要将领,在新司令部的大会议室里欢迎了两位客人的到来。当然,谈仁皓也在其中。

当时,谈仁皓并不知道,这实际上是整个战争期间,帝国陆军司令第一次到舟山来(聂人凤还从来没有去过陆军司令部呢),如果不是这次的事情,恐怕直到战争结束,严定宇也不知道舟山是个什么样子。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当时帝国陆海两军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用一句俗话来形容,那就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后来,这事还被记入了帝国海军的史册,严定宇是帝国海军成立后,三百多年历史中,第六位到过海军司令部的陆军司令,而且是这三百多年来,陆军司令第十一次来到海军司令部。也就是说。只有五分之一地陆军司令来过海军司令部,而且平均每三十多年一次!

如果不是保密的需要。恐怕这次陆海两军司令在舟山会面就将成为当时轰动全帝国的首要新闻了吧。后来,一位参加过这次会面,对帝国海军史比较了解的军官在退役后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这次会面,以及帝国陆海两军恩怨的书。这本书买了20多万册,并且成为了当时普通百姓了解帝国海军历史,以及帝国陆海两军为什么数百年来总是矛盾不断的主要途径,而写书地退役军官也从此走上了写作之路,后来还出了好几本书,只是再没写出过更受欢迎的,反而是赚够了版税,成为了一大名人。

在关于成立联合司令部的事情上,聂人凤与严定宇早就下了决定,甚至都做出了决定。反而是罗云冲在出任新的战区司令官的问题上有点犹豫。当时,罗云冲基本上没有表态,而且一直以严定宇的随从的身份在参加会议。

罗云冲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名在战争冲窜升起来的将领,小心谨慎是他能够爬到今天这个位置地重要保证,而他肯定会担心自己无法指挥好作战行动,还要承担责任,并且最终丢掉前程。当时,罗云冲不可能直接把他的想法说出来,而且也不可能去找海军司令部的军官商量,他只能找最熟悉的,曾经联手炸掉日本的谈仁皓商量。

谈仁皓没有料到罗云冲本人会犹豫不决,结果,在聂人凤与严定宇拍板前,他还得首先设法说服罗云冲,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div>